先看两句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虽大,好战必亡。”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祚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可以说,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华夏族自汉朝以后,更是逐渐被称为“汉族”了。
在这期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班超鄯善斩匈奴,陈汤兵不过万远离边疆靠才智大败异族剿,笔者认为:汉朝确实称得上是自强、自信、敢冒险、勇于开扩继承秦人精神的一个朝代。但是,今天笔者跟大家分享的是,赳赳雄威的汉朝,为什么会亡国?
秦朝末年天下动乱,汉高祖刘邦明势、喜贤善用、理民善政,收咸阳、灭项羽、讨英布平定四方登基称帝。然而,时值他意气风发时,冒顿单于带领北方匈奴南下入侵,打败并降服镇守北疆的韩王信,兵锋直指雁门关。
惊怒下的高祖虽带兵三十二万北上抵抗,然而,他擅于用人而非用兵,终兵困白登山,只能靠贿一妇人解围。待返回故土后,刘邦想起自己的一生起落,还有大汉现今的国情,唯有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弱枝强干,酿苦楚——经过文景之治,黄老学术流行,汉朝积累大量钱财粮食。中国人就是这样,没钱没力量的时候不管正在经历着什么都会忍着,但是,一旦有能力就会爆发出惊世力量。此时,匈奴步步入侵汉边境,汉朝窦太后退出历史舞台,汉武帝开始真正的掌握汉帝国实权,汉帝国开始真正变革全国的状态。
综合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兵器制作打造方面设置专管兵器制造业官员,促进冶铁技术的发展进步。二是:改革官僚制度建立贤良奖励养廉,增加官员资薪,这使得在汉朝几乎没有贪官。文官东方朔、主父堰、桑弘羊等,武将卫青、霍去病、苏建、李广被一一提拔重用。北拒匈奴封狼居胥,在此变革下,可以说,汉朝的军事实力与秦军实力最强时比肩。
但最终的结果是,汉武帝和匈奴的战争把全国经济打垮了。年轻人死的死,没死的人也没饭吃,商人和手工业者被征收重税,日子也不好过。晚年的汉武帝看到这一切时,就下了轮台诏书,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罪已诏,把这一切的责任算到自己头上。也就是说,汉朝从建国到汉武帝时,近百年的积累,让汉武给打没了。
并且,汉武帝还施行了推恩令,将历代皇帝分封的王国继续分封下去形成诸侯,又以各种理由剥夺王候的权利、土地,弱枝强干。表面上,这固然减少地方刘姓王族对中央的威胁,但是,刘邦、张良、萧何等明了社会底层、天下大势的老油条建立这样制度目的。汉武帝只知他们影响中央统治全国的权威,对中央或许有些监视地方的作用,然而,利大于弊。
强干弱枝下,刘氏整体一代一代实力减弱。而汉代历年征战不断,军士立下战功荣归家乡后,在地方上形成大批豪强。这使得汉朝地方官赴任必须拜当地豪绅码头,极大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权威性。这从深远意义来讲,则为汉朝灭亡埋下一颗种子!
王莽当政改国号,刘秀重建未除根——汉武帝在死之前为避免再次出现太后执政,影响皇帝的权利,死后下旨:让她爱着的钩弋夫人陪葬。天帝貌视在和汉武帝开玩笑,汉朝刘氏在没有实力下,始终逃不掉被太后势力左右天下的情况。
元帝死后王政君掌控中央政权,这时,汉王朝的官僚体制由世家掌控,察举制能够为国家选拔地方贤良,但是,这只是开始时。随着时间流逝,汉朝的这一制度成为了地方大豪绅进入官僚体制的途径,之后,五千年一见的伪君子王莽,他就是凭借着自己的虚伪与姑姑王政君权势窃取了汉朝二百年江山,最后,改国号为“新”。
王莽不明国势,加上,政治制度与各种改革进行过于求快,使得国内物价不稳,此举不但造成了豪强不满,更让百姓苦不堪言。也可以说,王莽就是因为想扭转西汉的烂根,结果,太过激进了,使得此时的大汉朝被火上浇油。不管王莽是后世穿越者或思想的超前者,他改革终是酿成赤眉造反,天下又再次大乱。
这可能是历史给汉朝的第二次机会,刘邦九世孙刘秀再次统一天下。刘秀是中国史上为数不多的不杀开国功臣的皇帝,但是,他却没有思考王莽为什么会夺国成功。刘秀开国后大肆以高官爵厚富贵赏赐功臣,东汉新勋贵就此形成。
在乱世后,天下重新洗牌,刘秀亲事亲为,为民生恢复努力。但是,他没有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革,最终,使得汉朝皇室力量再次削弱。公元190年,董卓之乱又起,自此汉廷大权旁落,而地方豪强拥兵自重,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自此,东汉政府则名存实亡了。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彻底灭亡了。
最后:
汉朝灭亡在于,不够重视皇朝宗室力量,这让在每次国家危亡时,皇朝宗室都是有心无力,这是其一。
没有在对皇位继承上立下明确制度,每次汉天子去世,因为皇帝年幼,而形成了外戚干政现象,这是汉朝乱国之源,这是其二。
法制与人治结合不够完善,法制没有深入人心,形成豪强干预当地政治、法治,严重影响社会秩序这是其三。
后宫宦官权利限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是其四。
在笔者看来,其实王莽的制度,非常适合运用于刘秀重新统一后的汉朝,若是能破而后立,或许汉朝可以多延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