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被家长逼着喝牛奶的经历?而且被逼着喝牛奶的原因基本相同。那就是喝牛奶可以长个儿!
但是你知道吗?牛奶的功能可不仅限于此呢!牛奶不仅有助于身体发育,还具有解辣、解苦和解毒的功能。
解辣“小能手”
众所周知,辣其实不是一种味道,准确地说它应该是一种痛觉,辣椒中的辣椒素就是引起疼痛感的“罪魁祸首”。
辣椒素是一种酰胺衍生物,这种物质难溶于水,易溶于油脂及酒精等有机溶剂。
在我们吃辣的时候,辣椒中的辣椒素会与我们口腔中的一种受体蛋白质结合,结合后的受体会刺激舌头和口腔的触觉神经引起痛觉。此时,如果来一杯牛奶的话简直堪称完美!
牛奶中含有脂肪,而辣椒中的辣椒素易溶于油脂,致辣的“始作俑者”被溶解了,自然也就不能出来“作妖”了。
除此之外,牛奶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酪蛋白”可以将辣椒素包裹起来带走,起到很好的解辣效果。
酪蛋白胶束结构的一个简单示意图 来源 | Compound Interest
偷偷告诉你,牛奶不仅可以解辣,还可以解毒呢!
一瓶牛奶,关键时刻可救命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电视剧《猎毒人》呢?
剧中的吕云鹏在监狱的时候,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用“牛奶解毒洁厕灵”,成为了狱友印塔的救命恩人。
其实洁厕灵、农药、洗衣液等化学液体一般属于强酸或强碱类化学试剂,此类试剂都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强酸可以溶解、凝固与其接触的粘膜蛋白质和角质,引起口腔、食管至胃所有与酸接触的部分组织界限分明的病变,甚至穿孔;强碱与组织接触后,会迅速从组织中吸收水分,它会与组织中的组织蛋白质结合为胶胨样的碱性蛋白盐,使脂肪皂化,造成组织的严重坏死。而这最终的结果轻则胃粘膜充血、水肿,重者发生坏死、穿孔。
如果不小心服用了此类试剂可以在第一时间喝牛奶。众所周知,牛奶中含有2.5%-3.5%左右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具有保护和缓冲作用。因为蛋白质中的氨基呈碱性,羟基呈酸性,其中氨基可以与酸性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羟基可以和碱性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可以消除掉部分强酸强碱,有一定的保护食管和胃肠粘膜作用。
除了强酸强碱,牛奶还可以解重金属中毒。重金属中毒主要是重金属中的金属离子和人体蛋白结合导致了人体的蛋白变性。
重金属中毒后喝牛奶还是因为牛奶中含有蛋白质的成分。
蛋白质有一种特质,那就是在遇到重金属盐的时候,可以与重金属离子结合而沉淀,减少和延缓肠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另外,蛋白质还可以进一步保护胃黏膜。
其实不管牛奶是解强酸强碱的毒,还是解重金属的毒,都是临时进行紧急救治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前往医院就诊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就诊时记得带上中毒试剂)!
既能解辣,又能解毒救命,看来我们平时都小看了这貌似平平无奇的牛奶啊!就是不知道“民间盛传”的牛奶解苦是否也是真的?
牛奶真的能解苦?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喝咖啡的时候都会加糖加奶,以此来缓解咖啡带来的苦涩感。那么,牛奶真的能解苦吗?
我们都知道,苦和辣不一样,它是一种味道。
有学者利用人鼠嵌合受体,首次证实了有苦味受体T2Rs/TRBs的存在,这是一条具有7个跨膜螺旋结构的多肽链。
当我们食用了具有苦味的食物时,苦味物质就会与苦味受体蛋白质结合。此时,细胞内的“信使”就会将信号转导(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到细胞内使细胞膜去极化,引起神经细胞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信号进入孤束核后再由神经中枢整合,我们就会感受到苦味。其实这个过程与平时说的“膝跳反应”类似,它也是在一环一环地进行信号传递。
上图:从位于皮层的苦味中枢(GCbt)和位于杏仁核中央核的甜味中枢(CeA)到位于脑干的孤束核吻侧(rNST)的下行投射。
研究人员通过这个过程对苦味受体抑制剂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羧酸化合物、倍半萜烯内酯化合物、酰胺类衍生物、核苷酸及其类似物、脂蛋白类化合物等物质可以抑制苦味。比如酰胺类衍生物和脂蛋白类化合物都可以降低咖啡因的苦味。要知道,咖啡的苦味有15%来自咖啡因哦!
从这一点上来看,牛奶确实是有一定的解苦效果的!
现如今,已经有通过添加脂蛋白来抑制食品和药物苦味的应用报道了,如利用卵磷脂或脑磷脂去除药物的苦味,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苦味抑制剂一定会突破瓶颈,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的!那时候,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