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王
过了百听不厌的林志炫的《烟花易冷》的门,火王很少听别人唱这歌,其余总有缺陷,总差那么点味儿!不妥之处,请拍砖!关于《烟花易冷》背后的故事,火王有诗云:
《烟花易冷》有感
洛阳城头变幻旗,
将军易帜妻不离。
王生愧报原配丝,
盖予正觉寺归西。
一、《烟花易冷》MTV
重播
播放
00:00/00:00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二、《烟花易冷》背后的故事
网络上《烟花易冷》广为流传的故事大概是这样子的:
《烟花易冷》故事背景:故事发生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以宋武帝刘裕为首的南朝宋,以及道武帝拓跋珪为首的北魏,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分裂的时期。公元420年开始,南北朝之间因势力扩张以及疆土兼并,战争不断,其间南朝负多胜少。公元422年,宋武帝刘裕病逝,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大举攻宋,先后攻取金塘(洛阳)、虎牢、滑台。430年,宋文帝刘义隆收复黄河以南失地,迫使魏军主动撤退,宋军相继占领滑台、洛阳、虎牢。同年,北魏全线反击,连克金塘、洛阳、虎牢、滑台。 公元449年,拓跋焘大破柔然,之后兵指刘宋,宋文帝为阻止魏军南下,发兵北攻。由于宋文帝舍功采对,自戳良将,杀害裴方明等名将,使士气大挫,加上连年征战,国力渐衰,军中久无御敌之将,又不顾朝臣之反对,于太平真君十一年发兵攻魏,魏军后发制人,以号称百万之众强渡黄河,步步逼近,宋军无奈只得南撤,从此宋文帝再也无力争夺中原。公元493年,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频繁南下攻齐(479年,宋中领军将军萧道成代宋建立齐朝),至此,北魏、南齐进行了长达23年的战争。
《烟花易冷》故事:宋文帝时期,一名守城将军奉上级命令驻守在洛阳城,在此期间他邂逅了当地的一名女子,一见如故,很快便私订终身。此时北魏来犯,这位将军奉命出征,临别时拉住女子的手:“等我打胜了后,一定回来迎娶你。”俩人依依惜别,女子站立在城门口,看着将军跳上马鞍之上,头也不回地离开。将军此征一去便是数月。期间刘宋节节败退,宋文帝一气之下连斩二将,北魏全线出击,强渡黄河,宋文帝不听朝臣进言,发动强攻,不敌之下,洛阳失守。宋文帝只得撤兵,而这位重伤的将军则流落于他乡。待将军伤复之后,本想回朝,无奈此时刘宋大势已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死,将军从未怕过,但想着曾经的誓言,加上对宋文帝乱杀良将之举已至心寒,无奈之下,委身于他乡,希望有朝一日平息战火,再回到她的身旁。 可在他们惜别的城门,有一位女子经常坐在一块石板上等着心爱的人回来。每每遇到前方归来的人,女子便问有没有见过将军,但始终没有将军得胜归来的消息。女子从未放弃过,仍然日复一日地等着。又过数十年,最后女子苦守将领不归后,落发为尼。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在将军耳里。但将军不能回去,此时北魏已迁都洛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南北朝战争还在继续,他必须活下去,等到战争结束那一天。不知等了多少年,战争终于结束了。将军终于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一身平民打扮的他,来到残破的早已斑驳不堪的城门前,他走到两人曾经分别的地方,在那棵早已枯掉的大树旁边,摸着那块她天天等待他归来时坐的石板城。郊外传来优雅的牧笛声,路过的人告诉将军,这里曾有一个女人一直等着她心爱的人归来。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里的感受,却是那么复杂,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羡煞旁人的当年。他在这座残破的孤城里寻着她的踪影,但始终找不到,天上的雨纷纷落下他相信她一直在等他。而孤城的老者告诉他,她一直是孤单的一个人,也一直在等一个人。。。到死那天都是。。。
三、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有这样的人物吗?
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不仅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典籍,还是一部具有文化价值的历史文献,是记述当时洛阳地区的诸多掌故、风土人情和中外交流事件的珍贵史料。公元547年,北魏抚军府司马杨炫之重过洛阳,见到“城郭崩毁,官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目睹“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感慨“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抚今追昔,写下了《洛阳伽蓝记》。此书仅仅是像《烟花易冷》一样写离愁别恨的么?如果是这样,它就没有那么高的历史地位了。杨炫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让我们看到强大的北魏如何四十年就走向灭亡。其文笔生动优美,兼用骈俪。伽蓝,梵文音译,为佛教寺院之统称。 火王查遍了此书,起初满怀希望,结果是失望而归,与《烟花易冷》故事最接近的人,只能是在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中记得人物:王肃。
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
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
当然,他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且听火王慢慢道来!文中这样记载:
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
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P220
翻译成白话文:
《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南延贤里有正觉寺,是尚书令(宰相)王肃所立。王肃,出生于门阀士族琅琊王氏。其父王奂,是南齐的尚书左仆射。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王奂擅杀宁蛮长史刘兴祖,又举兵拒命,兵败后连同几个儿子皆为齐武帝萧赜(zé)所杀,只有王肃孤身逃脱,化装成僧人自建业(今南京)投奔北魏,次年到达洛阳。
北魏孝文帝元宏听说南朝王肃来投,亲自接见,询问事情缘故,对其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后转而谈及治国安邦的大道理,王肃侃侃而谈,全面陈说治乱理论,孝文帝甚为惊叹,从而接纳了他的观点。当时北魏孝文帝新建洛阳城,修建了很多建筑,王肃博学多才,清楚旧制,为之大有裨益。孝文帝很器重他,常称呼他为“王生”。延贤里得名,是因王肃。
王肃在南方时,娶著名文人谢庄的女儿为妻,逃亡时妻儿都未跟随。入魏后,又奉诏娶了孝文帝的妹子陈留长公主为妻。谢氏因家难去尼姑庵做了尼姑,亦来北方投奔王肃,见丈夫已娶公主,乃作五言诗一首寄赠之。她在诗中说:“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 诗中用了江南民歌中常见的谐音双关手法,以“丝”谐“思”。逐胜,指王肃在魏得志。她的意思是:如今您得志了,还记得当初你我两情缠绵之时吗?她的伤心、失望、无可名说的痛苦,都凝聚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了。陈留长公主却并不感动,她代王肃答诗一首:“针是贯线物,目中恒纴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 公主是北人,且是鲜卑人,此诗却有吴歌风格。此诗也用了谐音双关手法:“纴丝”,字面上是说针眼中可穿丝线,实际意思是“任思”——任凭你思念去;“衲故”,字面上是说缝衲旧物,实际意思是“纳故”——容纳旧人。公主的意思是:你只管思念好了,任你怎么思念,王肃岂能再容纳你这旧人!好一副公主的派头! 面对强势的公主,谢氏只得忍气吞声。王肃对谢氏甚感惭愧,于是建正觉寺让其居住。
四、《烟花易冷》歌词
繁华声 遁入空门 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 辗转一生 情债又几本
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
浮图塔 断了几层 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 一盏残灯 倾塌的山门
容我再等 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 等你弹一曲 古筝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听青春 迎来笑声 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 温柔不肯 下笔都太狠
烟花易冷 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 我是否还 认真
千年后 累世情深 还有谁在等
而青史 岂能不真 魏书洛阳城
如你在跟 前世过门
跟着红尘 跟随我 浪迹一生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雨纷纷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伽蓝寺听雨声盼 永恒
五、《烟花易冷》曲子
六、火王诗书《烟花易冷》有感
火王读《烟花易冷》有感诗书
有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