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是东西方的万王之王,伟大的可汗,写给马穆鲁克王朝的君主忽秃斯的,你曾为躲避我们的利剑而落荒而逃。你应该知道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并向我们投降。你应该知道我们是如何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平定了大地上的混乱,我们征服了广大的土地,杀戮了无数敌人,你无法躲开我们的恐怖大军,你还准备退到哪里去呢?我们的马快如疾风,我们的剑锋如霹雳,我们的心像山一样坚硬,我们的士兵像沙一样数不清,没有城堡和军队可以阻挡我们的脚步;你信奉的真主也无法伤害我们。我们不会为泪水感动,也不会为悲哀谈起,只有祈求我们宽恕的人才是安全的,如果你胆敢抵抗我们,你将承受最可怕的灾难,我们会粉碎你的清真寺,揭露你真主的软弱,然后屠杀你的老弱妇孺......”
--蒙古西征军统帅旭烈兀写给马穆鲁克苏丹的劝降书
正在攻城的蒙古军队
旭烈兀
在历经了前两次蒙古西征之后,蒙古人已经占领了中亚和东欧的广大领土,在成吉思汗遗志的指引下,蒙古铁骑将继续向西前进。1251年,窝阔台去世之后,蒙哥成为了新的蒙古大汗,在经过一系列侦察和外交运作之后,蒙古人将第三次远征的利剑对准了伊斯兰世界的剩下部分: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小亚细亚中部和东部的罗姆苏丹国,乃至远在北非的马穆鲁克王朝。
围攻巴格达的蒙古军队
而第三次西征的态势也确实是电闪雷鸣,蒙古军先后击灭了阿萨辛教派在伊朗北部山区建立的独立王国,以及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在攻灭了阿拉伯帝国之后,大军的兵锋直指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等地,按照原计划,蒙古军队会继续南下,攻击远在北非的马穆鲁克苏丹国,开头的那份劝降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送到了开罗,但是马穆鲁克王朝的统治者旋即将使者处死,还将逝使者的人头高高悬挂了起来。但是随着1259年蒙哥大汗在钓鱼城下的驾崩,包括旭列兀在内的蒙古领袖们纷纷回军东向,准备争夺大汗的位置。这导致蒙古人在中东地区的实力出现了明显收缩,看到有机可乘,由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奴隶禁卫军马穆鲁克建立的马穆鲁克王朝决定出兵北上,趁机占据叙利亚地区的领土,而这就不可避免地将与蒙古人发生冲突。
听闻有强敌北上,旭列兀留在当地的主将----怯的不花也清点兵马,准备迎战对手。但是这次蒙古人面对的局面明显不利。虽然在之前对阿勒颇和大马士革的征战中,十字军和蒙古人有过短暂的合作,但是这次,由于蒙古人要求十字军的安条克的公国直接臣服于蒙古人,这让十字军国家觉得芒刺在背,所以安条克公国很罕见地在冲突中保持了中立,除了不派兵支援外,安条克公国甚至没有干扰马穆鲁克在安条克公国的领土附近收集补给品,这让蒙古人在接下来的对战中处于更不利的地位;此时正是夏末,叙利亚地区烈日炎炎,干旱缺水,按照惯例,蒙古人需要将马赶到水草丰美的夏季牧场休整,等到秋高马肥的时候再战。再加上马穆鲁克大军的人数多于蒙古军,这就让蒙古人在各方面都处于不利的地位。
传说中大卫和哥利亚对战的战场,就在阿音扎鲁特附近
在怯的不花的带领下,约1-2万蒙古骑兵向南进发,在加利利湖附近的阿音扎鲁特山谷附近,蒙古人遇到了北上的马穆鲁克大军的前锋部队,指挥马穆鲁克前锋的,是著名的将领拜巴尔,在阿音扎鲁特山谷附近,发生过的一则圣经故事就是“大卫和哥利亚”,身材矮小,还是一个牧童的大卫,奇迹般地击败了身强力壮的巨人哥利亚,但是在这次蒙古和马穆鲁克的交锋中,怯的不花没能重现这样的奇迹。
而且这次马穆鲁克采用的,就是蒙古人的经典战术:拜巴尔带领马穆鲁克骑兵的前锋佯装败退,且战且退,这一操作需要极高的战术素养,因为在冷兵器时代,由于恐惧和素质低将假撤退完成真溃败的案例不胜枚举,但马穆鲁克前锋却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平时严苛的训练,让骑马高速飞驰的他们能够在行动中高效而准确地传达军令。
在简短地交锋之后,怯的不花没有多想以为对手和其他突厥系的军队一样,都是自己的手下败将,于是大手一挥,指挥蒙古军全军追击。但是在大军进入阿音扎鲁特山谷地带的时候,马穆鲁克的前锋纷纷没入山谷中,正当蒙古人准备继续追击时,突然前方的高地上出现了如林的刀枪,军队的战旗竖起一片色彩绚烂的丛林:原来马穆鲁克大军的主力已经在山谷中设置了伏击圈,严阵以待,看到猎物已经出现,马穆鲁克军队在阿訇的带领下,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真主至大”,瘆人的气势一浪盖过一浪,很容易令初次参战者魂飞魄散。怯的不花冷静地看了一眼前方,自己不能就这么成为敌人的猎物,他通过大纛和传令兵下令,将处于追击队形中的蒙古军的前锋,中军和殿后部队横向排开分为三个军阵。接下来就是大规模交锋。蒙古军和马穆鲁克人策马互冲,展开了十分激烈的肉搏,渐渐地在短兵相接中,蒙古人发现对面的马穆鲁克精锐骑兵的战斗力不逊于自己,这些武士往往身披沉重的札甲+锁子甲的组合式护具,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和战锤,面甲后,如猫头鹰般深邃明亮的瞳孔中闪烁着狂热的烈焰,只有将他们彻底打倒,狂热之火才会逐渐熄灭。强大的战斗力来源于从小到大的严格训练,这些从中亚,黑海北岸和高加索山区背井离乡的勇士将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于骑马习武,在合理的战前规划和如同角斗场般的战场中,他们和蒙古军不相上下,甚至进入了相持之势。
如果这么消耗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为了避免惨剧的发生,怯的不花下令将蒙古军的主要力量集中到右翼,猛攻马穆鲁克军左翼,希望以对敌阵一翼的致命一击彻底扰乱马穆鲁克的部署。蒙古人派出了全身披挂重型札甲的重骑兵打头阵,向着马穆鲁克军的左翼直扑而去;在蒙古人右翼的猛冲之下:“每以骑队径突敌阵,一冲才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撞。再不能入,则后队如之”,在蒙古重骑兵的轮番冲击下,马穆鲁克军队的左翼被击退,蒙古人趁机扩大战果,动员全军向着敌人的左翼贯穿,见此情形,一些马穆鲁克军中来自苏丹等地的黑人步兵纷纷动摇,他们开始解散阵型,向着后方溃逃,见此情形,马穆鲁克军的主帅忽秃斯苏丹高呼着“wa islamah”,一边带领亲卫部队去增援左翼,交战中最激烈的部分开始了:由于两军都意识到此时的战斗会决定生死,所以全力以赴。
和十字军作战的马穆鲁克
虽然两军都是铁骑,双方都很善战,但战斗时间一久,蒙古人后援不济的劣势日益明显,而亲卫马穆鲁克的体力和铠甲优势则越来越明显,毕竟,为了获得专业而强大的作战能力,马穆鲁克精英们从小的训练科目就十分复杂,他们不仅需要读写背诵古兰经,还需要研读阿拉伯兵书、并进行攀岩、步射、弩射、骑射、摔跤、击剑、步战长矛等基础训练。而后还有骑枪、马球,乃至游泳和海战;在应对东征的十字军时,他们还要学习复杂的骑兵战技巧,比如如何单挑、如何快速而准确地避开欧洲骑士的冲锋、射杀对方战马、仰射和俯射目标,向被伏击者释放箭雨。以及复杂的队形变化,和如何让两队骑手完美配合并交换信号。
马穆鲁克的日常训练
蒙古骑兵和马穆鲁克相遇的瞬间
马穆鲁克则以不断地奋战改变战场上的天平倾斜,最后,战斗以蒙古人的溃败告终,看到战局不利,很多蒙古骑兵纷纷四散后退。
马穆鲁克士兵将鲜血淋淋的怯的不花带到忽秃斯面前,忽秃斯暗示怯的不花投降,但是作为景教徒(基督教涅斯托利派)的怯的不花坚决拒绝,于是忽秃斯将他处死。
随着阿音扎鲁特之战的硝烟散去,第三次蒙古西征的扩张也到此结束,此战的失败预示了蒙古人将很难将触手伸向北非大地,伊斯兰教世界最后的权力中心---开罗得以保全。在此之后,虽然伊尔汗国的蒙古人和十字军等基督教势力有过合作,但马穆鲁克王朝的崛起和扩张已经势不可挡,最后马穆鲁克王朝北征巴勒斯坦沿海和叙利亚地区,并在1291年拔除了十字军国家在巴勒斯坦海岸最后的据点---阿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