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两本非常出名的文化典籍,一本叫做《尚书》,一本叫做《诗经》,前者为一部多个体裁性质的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主要记载的内容,上起尧、舜,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后者则是汉族文学史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计三百零五个篇幅,也称毛诗,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等。
在这两个典籍之中,都提到了一个物种,尚书称其为貔,诗经叫它是白罴。用现在的解字手法来讲,貔和白罴的意思相近,关于解释则有两种,一种比喻勇猛的军士或者军队,另外一种形容存在于传说之中的猛兽,这个答案就不好解,有人指虎,有人说熊。
《本草纲目》_图
近一点的历史当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出现了一个叫做貘的物种。兽经里也有记载,不过名称又叫做貉。但不管是貘或者貉,它们都有一种类似的颜色,灰白色以及棕白色的外貌。清代蒋超所著的《峨眉山志》里出现了貔貅的记载,关于貔貅的记载就相当之多,也可以称为豼貅,是古籍中记载的猛兽之一。《史记·五帝本纪》之中,有一段轩辕教熊羆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司马贞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清稗类钞·动物·貔貅》中记述,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辽 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
从这些历史典籍中可以清晰看出这个动物本身的各种特征,从性格入手的话,其虽然非常凶猛,但却是可以驯服的。这样一种勇猛的生灵用来比喻战士也就非常恰当了,于是唐代有赳赳将军,豼貅絶羣的句子,到了元朝也有羡威统百万貔貅,坐安边境的例子。
貔貅壁画_图
从历史起源讲起,貔貅并不是只有这一个称呼,又名天禄、辟邪、百解,共四个名字。作为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瑞兽,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这里还有一个典故,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
简单一点就是食金吃铁,食铁兽这个东西在《山海经》里边出现过,但最出名的是这个东西还是蚩尤的坐骑,参与了蚩尤与黄帝的大战!汉代的东方朔在《神异经》里边介绍,南方有兽,名为啮铁。晋朝的郭璞在《尔雅 释兽》中也对这个动物进行了说明,似熊,小头,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好像有哪里不对,毕竟这个叫做貔貅的食铁兽样子越来越清晰了,明代袁牧的《新齐谐初集》,有更详细的记述,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城门上所包铁皮,尽为所啖。
最为详细一点的还要说《北川县志》,这也是将食铁兽正式与现实之中的动物联系起来的。而这个被称为食铁兽的动物叫做大熊猫!
阪泉之战,黄帝与炎帝之争_图
而关于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之为食铁兽,不过是传闻大熊猫在无盐可食的情况下,就会闯进村民家舔食铁锅里残存的盐分,村民们不了解大熊猫的习性,误以为大熊猫在吃铁,从此便得名食铁兽。。。黄帝的龙是手下大将应龙变的,蚩尤结果骑着一只熊猫去pk,结果。。。
当然这并不是说熊猫攻击力低,只是大熊猫的攻击方式有点另类而已,可能它也是动物界里唯一会使用星爷无敌风火轮的高手。一般情况而言,遇到危险的熊猫会背靠大树或者岩石摆起防御姿态,用双掌招呼敌人,打不过就咬。但是熊猫进化了太久,已经算不上纯粹意义的食肉动物,不会进行弱点攻击。当这两种攻击并不能打败对手时,熊猫就会抱着敌人滚下山坡,一趟风火轮下来,其实多半可能是被熊猫转晕的。
上世纪作为外交使者的大熊猫_图
虽然大熊猫的研究是从近代开始的,但于古而言,这个动物的记载数不胜数,按照正确的科学定论,熊猫还是动物界的活化石。在地球上生存了几百万年,和它们同时代的动物有剑齿虎等等。
一八六九年,一个叫做阿尔芒·戴维的法国人在中国四川将一只大熊猫制成标本,后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也就是猫熊的意思。
在此之后,大熊猫的发现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于是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游猎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大熊猫之迷并猎获这种珍奇的动物。其中包括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这两儿子终于在越西县开枪打死了一头大熊猫,并且作成了标本带回美国。当然美国人走了,还有英国人,德国人,但从始到终有意思的是,西方的国家博物馆之中有了熊猫的标本,却始终没有能够带一只活着回去的大熊猫。
宋美龄与大熊猫合影_图
直到一个美国女人出现后,将一只活着的熊猫真正带到了美国,那是一九三六年,这个女人捕到大熊猫之后,采取行贿的办法登上了到美国的轮船。而那只熊猫在海关的登记表上写的是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二战时候,伦敦动物园的大熊猫在德机的轰炸下表现镇定,玩耍自如,成为伦敦市民心目中的战时英雄。在战争最严酷的时候,报纸仍然在报道这只熊猫的生活。这只熊猫在一九四四年底去世。《泰晤士报》刊登的讣告称,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人带来了快乐。
二战结束之后,英国人通过外交途径再次到汶川大搜捕,终于捕获到一只大熊猫送到英国。像中国的许多事物一样,熊猫在国外大出风头以后,在中国的地位迅速攀升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的捕猎熊猫的活动。
大熊猫的生活照_图
熊猫的名字太多,从历史典籍上就可以看出,但真正定义为熊猫二字还是在一九三九年,当时重庆的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为中文和拉丁文两种,那时候中文的读法是从右到左,猫熊也就变成了熊猫。
与西方的掠夺价值观一样,他们总会想方设法的将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死在自己的枪下,然后冠冕堂皇的将头骨挂在客厅墙上。
或许由此来看,熊猫这种神奇的生灵从古典的传说中到实际的现实里,走过的并不仅仅几百万年的进化,还有这各种各样的痛苦。物种的延伸在某方面来讲的确是血腥的,但这种萌萌的生物坚强的活了下来。
顽强的活着缔造了不一样的伟大,这种萌萌的动物到如今被称作是最可爱的动物就像身上的颜色一样,在黑白无间之下,活的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