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端午节,又叫重午节、端阳节。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粽子,古时又叫“角黍”、“筒糉”。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旧时,粽子主要用作祭祀品,用以祭祀社稷神,祈求年丰。后来成为了节日期间人们相互馈赠的礼品,意喻祝福吉祥,考试“笔粽”,未婚男女礼物,吃粽子讨吉祥等。粽子,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粽子开始主要是做祭祀用的,用来祭祀社稷(土神与谷神)和先祖神灵的。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谓“角”,是指古代祭祀时最高级的供品牛,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黍”就是黄黏米。用谷物制成的“角黍”代表“阳”;包角黍用的“菰叶”(粽叶)为“阴”,阴阳结合,有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传说在商代某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伯夷和叔齐。周武王出兵攻打商纣王时,伯夷、叔齐两兄弟努力劝说其不要这么做,但是没能成功。后来商朝被灭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意跟周王合作,便纷纷隐居在阳山,不吃周朝的食物,最后活活饿死在山上。当地的居民对他们不二的意志表示同情和尊敬,就用五谷做成食物放进口袋里用来祭祀他们。这种放在口袋里的食物,就是粽子的雏形。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粽子,被广泛认可的雏形,还是与屈原有关。到了战国时期,因屈原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粽子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提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人们用粽子来纪念屈原,实际是用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心中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
西晋时期,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晋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繁多。粽子也成了交往的礼品。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庚家粽子,白莹如玉。”北宋诗人陆游《过邻家》诗曰:“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糉。”
明清两代,粽子更是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制的细长像毛笔笔杆的粽子,称“笔粽”。取其谐音“必中”,为的就是讨个吉言口彩。还有一种说法,这种笔粽吃到肚里,胸中会有神来之笔,考场答卷,可妙笔生花。现在的家长更厉害,孩子高考前不仅吃粽子,考试时还要穿红内衣,家长则穿旗袍。这才是:红红火火,旗开得胜,笔下生花,马到成功,金榜题名。
在江汉平原,粽子还是未婚男子求婚的一种重头礼物,青年男子如果定于下半年完婚,端午送礼就分外隆重。若是女方的亲族本房多,是每家必须送上一份的。那就得肩挑一大担,扁担压成弓形才吉利。未婚男子在送礼品时除了粽子等物外,还有一把鹅毛扇,它是表示下半年娶亲的信物,是非送不可的。
粽子,也是古代女子的传情达意之物。“竹叶青青白糯香,添上红心鸡蛋黄。”这是古代女子特别为情人所包制的一种蛋黄粽,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象征粽香青白,红心不改。爱情如粽子,米粒本是互不相干的,经过包装糅和,粽叶和丝线的呵护,汶煮熟透,黏液相渗,彼此缠绵难分,两人的爱情也就成熟了。
两千多年来,粽子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按形状分有菱形、锥形、笔形、筒形等,各式各样;按口味分有火腿、鸡丁、红枣、果脯、豆沙等,风味独特。粽子包裹时多用荷叶、煎叶、竹子、芦叶等,用这些植物叶所包的粽子煮熟后,清香四溢,芬芳宜人,吃起来香糯甜美,清火去热,不生邪气。所以,粽子成为历代人们喜食的一种传统节日吉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