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和包菜有什么区别呢?相信种植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可如果要我说,那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至少知道其中一种在吃饭时会经常点的“干锅手撕包菜”!因为如果要细分,还得一段文字才能说清呢!

包菜和甘蓝的区别(图文讲解2种青菜的区别)

甘蓝和包菜是我们生活种常见的蔬菜,而且营养价值还很高,但是生活中很多人会将它们混淆,因为说起这这两种蔬菜,我第一反应会认为是紫甘蓝跟卷心菜,其实不然。包菜,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的植物,为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变种。又名卷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圆白菜、包心菜、莲花白等;甘蓝具的耐寒、抗病、适应性强、易贮耐运、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包菜就是甘蓝,或者说包菜是甘蓝的一种,而甘蓝其实包括了一大类的菜。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就都明白了吧?说他们相同或者不同都不能严格的定义为错或者是对,因为它们还是有联系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越冬甘蓝的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掌握了这些想要高收益并不难!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大部分地区开始转凉,冬季甘蓝种植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的,因为植物生长是会受光照、温度和恶劣天气的影响,那么在外界因素不能掌控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好以下7个方面:

1、种植时间

播种时间确定不仅要考虑种植地区的气候情况,还需要考虑包菜生长的温度要求,以及包菜上市的时间等问题。越冬甘蓝的种植时间北方地区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到9月份种植,南方地区时间可以稍微靠后一些,10月份左右进行播种。越冬包菜的种植时间不可过早或过晚,过早会造成包菜生长过快,出现未熟抽薹的情况,种植过晚则会造成甘蓝结球量下降,影响甘蓝产量。

2、品种选择

目前越冬甘蓝的品种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作为越冬甘蓝,在选择品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冬性强、抗严寒能力强、不易抽薹、抗性良好、产量稳定的甘蓝品种进行种植。如果是引进新品种,在大面积种植前一定要经过小面积的试种,避免发生接球不良、未熟抽薹等问题。

3、栽培模式

栽培模式有露地越冬栽培和小拱棚种植。两种模式各有利弊,露地栽培投入的种子、地膜及肥料款相对大棚种植会低些,但是大棚种植模式效益高,因为能在深冬及早春提前上市,获得较好的收益。所以大家可以根据各自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包菜和甘蓝的区别(图文讲解2种青菜的区别)

4、地块选择

甘蓝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种植越冬甘蓝的过程中,主要注意种植地的温度情况。越冬甘蓝的种植地块适合选择在冬季气温在0到10度的地区,土壤肥沃疏松,排水灌溉便利的地块。

5、栽培技术要点

5.1播种 一般每亩用种量在40克到50克,撒播完成后,在苗床上覆盖1公分左右的薄土,根据土壤湿润程度适当的撒小水。在甘蓝出苗前这段时间注意做好育苗床的管理工作,温度需要控制在18度到22度之间,保持土壤湿润。甘蓝种子出苗速度较快,一般一周到十天左右就能够完成出苗工作。

5.2育苗 早育苗形成大苗越冬能力强,但不能盲目过早育苗,大苗容易春化抽薹。因此育苗时间控制在9月20日至10月10日。播种时种子分布均匀稀播,后覆盖0.2厘米厚的细土,覆地膜保墒,三天后揭掉地膜。

5.3苗床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调整育苗地的温度,避免幼苗出现徒长问题,苗床温度控制在10度左右,能够起到一定的炼苗作用,出苗后苗床见干见湿,25天~35天后,幼苗长到3片~5片叶可移栽大田。

5.4移栽 甘蓝移栽定植的苗龄需要根据品种和种植时间而定,一般早熟品种的苗龄控制在40天左右,中晚熟品种苗龄在45天到50天左右。选择壮苗进行移栽,一般幼苗生长到6到8片真叶,苗高在12到15公分左右,根系发达。

5.5扣地膜:于11月底至12上旬将甘蓝幼苗覆盖保墒,甘蓝幼苗不引出来,冬季不浇水。

包菜和甘蓝的区别(图文讲解2种青菜的区别)

5.6扣小拱棚:提前上市可元月中旬覆盖小拱棚,此模式栽培效益高。小拱棚无须覆盖麦秸及草苫子。小拱棚于三月底撤掉。

5.7露地越冬栽培春季管理:三月中下旬将幼苗引出地膜,压土,地膜不撤可保墒提温。三月底根据土壤的墒情浇水,浇水时随水冲施碳胺25千克/亩。

5.8抱心期管理:抱心期根据土壤的墒情浇水并随水冲施碳胺100千克/亩。4月底至5月初一次性收获。

6、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的虫害有蚜虫、菜青虫、斜纹夜蛾、黄条跳甲等,农业防治为主,必要是采用药剂治疗,避免造成损失。

7、及时采收

当结球紧实时就要及时采收,因为在湿度高时基部易受软腐病的侵染,球部易受菌核病的侵染,所以适时采收很有必要。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越冬甘蓝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虽然甘蓝的市场价格不贵,但是需求量还是很可观的,所以要把基础做好,才能在同种蔬菜里做最出色的那个!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