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体小说,就是以“回”划分章节,每一回两则故事,每则故事拟定一个标题,合成一副对仗宽松的对联,组成一个“回目”。
章回小说起源于宋元平话,说书人把一部大书分段讲,每天讲一段就自然形成了章节。到元朝时,知识分子加入到小说创作中,借鉴平话的文本结构,以“则”、“卷”划分小说章节。明朝又在元朝小说家的基础上,以“回目”为章节,“章回小说”正式诞生。
现在的“定论”说《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章回小说,其实大谬不然,中国第一部章回小说应当是《水浒传》。
为何说《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章回小说,施耐庵为何要以“回”划分小说的章节呢?
《三国演义》是清朝的“章回小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出版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从而,“四大名著”诞生。从小说的文本结构看,四大名著都是章回小说,都是以对仗回目划分章节。这是四大名著的一个共同特点,也是明清小说最为普遍的结构体式。
除了结构体式相同,都是章回小说外,四大名著还有一个其他小说不具备的共性,那就是版本都比较复杂,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订、篡改甚至删节。以《三国演义》来说,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所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嘉靖壬午本”。
有明一代,罗贯中的这部小说基本上是以“三国志”加上类似于“通俗演义”的后缀为书名,明末清初时,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修订,除了增删内容,强化尊刘贬曹的正统观外,就是对文本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构。在此基础上更改书名,这才有了《三国演义》。也就是说,罗贯中写的这部小说,明朝时不叫《三国演义》。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章回小说”,而是以“则”为章节,每一则有一个小标题。比如,第一则“祭天地桃园结义”,第二则“刘玄德斩寇立功”。毛纶父子修订时,把这两则合成一回,重拟对仗回目就变成了“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罗贯中原著嘉靖年刊印时,总分二十四卷,每卷十则,合二百四十则。毛纶父子两则合一回,《三国演义》就是一百二十回。最后一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是合并《三国志通俗演义》最后两则:“羊祜病中荐杜预”、“王濬计取石头城”。
由此可见,《三国志通俗演义》没有采用回目划分章节,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章回体小说,它只是宋元平话文本架构向章回体小说过渡的一种小说体式。《三国演义》是明末清初时经过修订而以回目为章节的,这部书刊行于清代,从文本架构来讲,那就可以说是清朝时期的章回小说了。
另外一部冠名罗贯中的《残唐演义》也是以“回”为章节,回目不是对仗标题,而是单标题,比如,第一回“孙待诏史记世系”。但是,这部小说已经被判定是清代书商所为,伪托罗贯中之名而已。
在清朝之前,以回目划分章节并不十分流行,最为著名的“三言两拍”也不是真正的“章回小说”,讲的是单篇故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短篇小说,以“卷”划分篇目。
《金瓶梅》是明代另外一部“章回小说”,而这部书是从《水浒传》衍生出来的,或者说其创作灵感出自《水浒传》,同时也借助了《水浒传》的影响。故而,《金瓶梅》的文本体式也就效仿了《水浒传》。
总而言之,章回小说始于明代,《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
《水浒传》定鼎“章回小说”
说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厘清一段历史公案,那就是《水浒传》的作者与《三国演义》作者的关系,以及成书的顺序。
现在公众普遍认知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写完《三国演义》后,师徒联袂写了《水浒传》。这个说法自明中期以来谬种流传,迄今仍采用错误的说法。
高儒在《百川书志》中说,《水浒传》总共一百回,“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一说法其实并不靠谱,高儒此书谬误甚多,有关《水浒传》的说法也是一本糊涂账,大概是没有通过严谨考证而下的结论。郎瑛的《七类修稿》也提出了与高儒相同的观点,高儒错了,郎瑛也是不对的。
高儒之前,有关《水浒传》的作者之说恰恰相反,比如许子昌在《稽斋漫录》中说,罗贯中是南宋人,写了《水浒传》。田汝成则在《西湖游览志馀》中说道:“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田汝成还说,罗贯中因为写了一部诲盗的书,他的子孙全部聋哑。
从田汝成异想天开的瞎琢磨来看,明代所论《水浒传》及其作者也是莫衷一是,几乎都是不可采信的。
而民国时期所伪造的“王道生”更是荒诞无稽,伪造“施耐庵墓志”,首次造假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还说“(施耐庵)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
上文讲到了,明朝时没有《三国演义》这个书名,是清朝时刊行毛纶父子修订的罗贯中原著时才有的。所以,现在所流行的施耐庵指导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这一说法,绝对地穿越了。
从历代评述来看,几乎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脱离文本,纠缠于谬传去考察作者以及成书时间。细读《三国志通俗演义》,除了叶逢春在其中插入一首明代的赞诗外,这部书所引用的三百多首诗,竟然再也找不出明代诗人的诗作。
假如按照“王道生”的说法,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而施耐庵又是刘伯温的同僚,为何狂赞诸葛亮的好几首诗词没有引用刘伯温的作品呢?刘伯温十分崇拜诸葛亮,写了很多首赞诸葛亮以诸葛亮自喻的诗词,这也是“前朝军事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说法的一大来历。罗贯中为何不引用师叔或者师伯的诗词,施耐庵为何不指导学生借用这样一个大名人为《三国演义》叫座呢?
故此,《三国志通俗演义》不可能是明朝时期的作品,大概罗贯中写这部小说时,刘伯温还在青田县隐居呢。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代作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章回体小说。施耐庵于永乐年间完成的《水浒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定鼎章回体,开创了小说新时代,功不可没。
《水浒传》就是施耐庵一人所为,总共七十一回,没有“罗贯中编次”,梁山大聚义之后,全部都是续书,续书也不可能是罗贯中所写,罗贯中也不可能从元朝穿越而来,为施耐庵续书,“章回体小说”与罗贯中无关,其专利只属于施耐庵一人。
“章回小说”藏玄机
毫无疑问,章回小说之“回”是施耐庵首创,但问题是,施耐庵为何以“回”划分小说章节呢?
上文讲到“三言两拍”以“卷”划分章节,“卷”是古代划分文章章节最为普遍的体式,无论长篇短篇,都可以以“卷”为单元。假如施耐庵这样写:“卷一: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偏偏是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呢?
回,原本不是一个量词,其本义如《说文解字》所注,是“转也”,就是“回转”的意思。后来,又引申为回避、曲折、违背……之义。故此,施耐庵以“回”划分章节,第一层意思是暗示读者,书中的故事曲折迂回,大有可读性。
回,后来因俗语而赋予了量词的词性,一回两回就是一次两次的意思。之于当时的平话而言,大致也是一则、两则。《水浒传》之一回、二回,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之一则、两则从文本体式上基本一致。
《水浒传》中借喻了大量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物与典故,但却在文本体式上不再采用单标题,而是以对仗标题作为回目,两则合成一回。“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柳宗元)”一为“直”,二为“曲”,这是章回小说“回”的又一层含义。
《水浒传》每一回的结尾处,几乎都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三国志通俗演义》却没有这样说,比如第一则“祭天地桃园结义”,其结尾处是这样写的:“试看怎生取胜?”施耐庵更加强化了故事悬念,把说书的场景比较完整地还原在小说中:今天就讲到这里,想要知道这件事后来如何,咱们明天再讲。这就说了“一回”书了。
但是,在宋元平话中,同样不叫“一回书”。比如,《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蓝本《三国志平话》总共分为三卷:卷上、卷中、卷下。故此,即便是《水浒传》有宋元话本的模样,但“章回体”之“回”,还是施耐庵发明的。
与“卷”一样,假如施耐庵写成这样:“第二则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毕竟史进与三个头领怎地脱身,且听下则分解”,难道不可以吗?他为何非得写成“回”呢?
这其中,恐怕就另有玄机了。
《水浒传》是一部隐藏着明朝靖难之役秘史的小说,施耐庵应当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甚至是受害者。因而,书中很多细节所隐藏的真相,能够吻合当时的《明实录》,印证后来的正史,还能够填补诸多历史空白,解析一些历史疑案。
关于《水浒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书中又是如何隐藏明朝秘史的,又隐藏了哪些历史真相,我所揭秘的《水浒传》已经说了不少,此处不再详述。总而言之,施耐庵别出心裁以“回”划分《水浒传》章节,其中必定有特别的寓意。这个寓意就与“回回”有关。
究竟是怎么回事,且看下回分解。
朱元璋家族与“回”有关?
以下,我举《水浒传》中的几处文本,提出一个争论不休,也被很多学者、读者所否定且批驳得体无完肤的老问题,即“朱元璋是不是回族人”。
其一,花和尚鲁智深有两个师兄,一个是五台山文殊院的智真长老,另一个是东京大相国寺的智清长老。这两个大寺庙的住持合起来,就是“清真”。
施耐庵之所以写五台山文殊院,是因为《奉天靖难记》中说,朱元璋家老三晋王朱棡有做皇帝的野心,做了很多逾制的依仗藏在五台山。后来,事情败露而焚毁。东京大相国寺则暗喻的是皇觉寺,《水浒传》中的这两座大寺庙都与明朝有关。
其二,《水浒传》中有很多“貌若番人”的好汉。比如赤发鬼刘唐,这条好汉在《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的绰号是“尺八腿”,施耐庵改写为“赤发鬼”,那就是“貌若番人”了。书中直接点明“貌若番人”的有两个,一个是沂水县都头李云,其人“面阔眉浓须鬓赤,双睛碧绿似番人”。另外一个,就是最后入伙的紫髯伯皇甫端。
皇甫端是幽州人,也就是后来的北京。书中这样描述皇甫端的相貌:“一表非俗,碧眼重瞳,虬髯过腹”。紫髯伯的长相与《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有关,朱棣长相是“上貌奇伟,美髭髯……龙颜天表,凤姿日章,重瞳隆准。”
紫髯,即髭髯之谐音,皇甫端也是“碧眼重瞳”,其实这个“貌若番人”的好汉暗喻了朱棣。但施耐庵似乎并不是说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儿子,“紫髯伯”还隐喻了另外一人,说的是上面提到的朱棡。朱棡长着一部美髯,是当时的“美髯公”。朱棡是朱元璋第三皇子,比朱棣大,相对于“重瞳”而言,他就是“伯”。对于坐了皇位的朱棣家来说,是皇兄,对于朱棣的儿子们来讲,就是“皇伯”——皇甫端、紫髯伯,岂不就是“皇伯”。
所以,梁山比较多的好汉长着一副西亚人的相貌,是不是也是暗示了朱元璋家族的来历呢?
《水浒传》中极少写吃猪肉,而是反复写杀牛吃牛肉,猪在书中的概念更多地是隐喻两个属猪的皇帝赵匡胤、赵光义,以及谐音“朱”。比如王伦迎接晁盖上梁山时,“宰了五个猪”,这一笔隐写的建文帝削藩,削掉了五大藩王。
读了很多有关朱元璋是不是回族人的争论,我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观点:朱元璋与回教,也就是伊斯兰教有关。
朱元璋曾经入皇觉寺,这座寺庙被证实是一座清真寺,朱元璋做皇帝才赐额皇觉寺。后来,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部队,郭子兴信伊斯兰教。郭子兴以义女马氏配朱元璋,马氏也是伊斯兰教徒。洪武元年,敕建净觉寺,并撰写《至圣百字赞》,净觉寺就是一座清真寺。
说这些,倒不是认定朱元璋是一个穆斯林,但至少可以说,洪武朝包括朱洪武本人与伊斯兰教有关,他的子孙也有穆斯林的信仰。
但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言之凿凿,说朱元璋家“貌若番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朱洪武到底是不是“回回”呢?
这个疑问,恐怕得交给列位看官继续争论了。
总而言之,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就是施耐庵原创的《水浒传》。以“回”为章节原因诸多,而朱元璋的信仰以及身世来历,恐怕也是“章回小说”诞生的一大因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