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三鲜汤
过去鲁菜筵席有“看一桌菜什么成色,全看初始上的头道汤”之说。对汤菜在筵席中的分量、上菜程序做了一个生动概括。
如今在淄博,汤菜仍然作为第一道大件菜先上。宴饮讲究程序的“博山四四席”,上菜顺序依然遵循这一规制。
百年聚乐村饭庄牌匾
聚乐村早年厨师合影
用汤制菜始于清代晚期京师御膳坊,创建于1919年的聚乐村饭庄,对博山汤菜的形成作用最大。名厨王德汉先生是名闻齐鲁的制汤高手,故有“王德汉汤头”之说。
聚乐村早年发行的股票
聚乐村饭庄在兴旺之时居然以汤订餐,开门营业必备高汤。无论何时高汤告罄即关门打烊,婉谢食客,可见用汤的规矩影响深远。
海参三鲜汤,当地也称三鲜汤或三鲜海参,是博山菜中以汤见长的代表菜之一,也是大件菜中的头菜。许多到过博山,品尝过这道名菜的食客甚是钟情,念念不忘。尤其对汤菜中用海参做主料,把一款高档食材“混搭”到汤菜里觉得奢侈。由此可见博山大厨“举重若轻”的那份从容,以及菜品布局看似随意,实则讲究的独具匠心。
博山菜的精妙首先得力于“汤头”。不仅在酒肆饭庄,博山人居家烹饪也十分讲究汤头的好坏。文曰:“诸般菜肴清香味醇,均乃使用高汤缘故。汤之不存,菜便失去本色风韵”。这就是博山菜起点高,独具魅力的精髓所在。
汤菜是博山菜的一大亮点。博山人制汤讲究,用料丰富、实在。三鲜汤里的海参需水发,油发鱼肚原板要厚实干透,汤头要清醇厚道,入口留香绵长。
就餐过程中,好客的淄博人还会告诉你品尝海参三鲜汤的要领:“勺子伸到底,轻轻往上提。遇到障碍物,慢慢往前移。千万莫慌张,性急光喝汤”。在淄博,这也成为餐桌上品尝此菜的“前戏”,说者津津乐道,听者津津有味。其地方特色浓郁的餐桌文化,令八方来客赏心悦目,其乐融融。
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美食最高奖“金鼎奖”获得者、山东理工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主任、总经理李昌顺先生,把创意推出的“蝴蝶海参”应用到齐鲁名宴“四四席”中,在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期间受到中外食学专家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