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古有伦理一词,我们可以清楚地分辨自己的父母,所以不会近亲生育。那么狮子呢?雄狮从小被逐出原生族群,多年之后的它还能认出自己的母亲吗?来跟探长一起探索狮子们的“伦理纲常”吧。

狮子的寿命(70%-80%的幼狮都活不过两岁)

狮群的组成

狮子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非洲草原上典型的群居捕猎者。一个狮群通常由十几名成员组成,一般有且只有一头雄狮担任狮王的角色,当然也有些仁慈的狮王会留下自己的兄弟作为“军狮”。

狮群的核心由连续的几代雌狮们构成,一般包含狮王的母亲、妻子还有女儿。狮群分工明确,雄狮们负责监视领地 保护成员安全,雌狮们负责捕猎以及照顾族群内的幼崽。

狮子的寿命(70%-80%的幼狮都活不过两岁)

雄狮成长史

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个狮群的狮王是何等的霸气凛冽,在草原上几乎没有动物敢在它面前造次。但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风光无限的背后是历经坎坷的沧桑啊。

一头雄狮的成长考验从出生时就开始了。雌狮一般每胎产2-4个幼崽,但由于环境、食物等种种原因,最后的存活率仅有20%。因此雌狮们通常会一起哺育族群内的全部幼崽,当有些妈妈出去捕猎时,剩下的妈妈就会义不容辞地担任孩子们的保姆。即使是没有生育的雌狮也会参与其中,为它们舔毛、陪它们一起玩耍。

幼狮们会得到妈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它们的哺乳期长达6-7个月,断奶后至一岁之前也都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

狮子的寿命(70%-80%的幼狮都活不过两岁)

到了一岁的时候,小狮子们就要跟着母亲外出打猎学习技能了。而这时,竞争才刚刚开始。

我们都知道,狮群的进食是分“三六九等”的,狮王会最先享用猎物,其次是雌狮,最后才能轮到这些小家伙们。如果捕获的猎物足够大,那它们或许还能饱餐一顿。但捕猎哪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所以它们大多数时候只能扒拉到剩饭剩菜,甚至只剩空的“锅碗瓢盆”了。

狮子的寿命(70%-80%的幼狮都活不过两岁)

虽然日子比以前艰苦不少,但这却是小家伙们成长最快的阶段。毕竟没有这“金刚钻”,长大后怎么揽“瓷器活”嘛。

不过这个阶段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幼狮们的学习能力很强,等到它们两岁的时候,基本就掌握了大部分的捕猎技能,这时候就要面临“差别待遇”了。小雌狮们会留在族群内,而小雄狮们则会被“驱逐”出家门去闯荡天下。

由此,它们便开始了全新的流浪生活。

但实际上,70%-80%的幼狮都活不过两岁。一个原因是食物供给不足,或者是在学习捕猎的过程中被猎物“反杀”;第二个原因则是不同狮群之间的竞争。

据统计,狮子幼崽成年率仅有三分之一,尽管出生时雄性幼仔数量高于雌性,但雄性幼仔的死亡率却远远高于雌性。

狮子的寿命(70%-80%的幼狮都活不过两岁)

如果在它们成长过程中父亲被打败,那么新上任的狮王会毫不犹豫地咬死对手的孩子。虽然这时候有的雌狮会尽力带着孩子们逃离狮群,但可想而知,一个单身母亲要照顾那么多幼崽肯定是力不从心。

草原流浪者

综上所述,草原上的单身流浪汉中,有初经人事的少年;有四处闯荡的中年“打工人”;还有跌落神坛的老狮王。其中一些体质弱,捕猎能力差的个体,在捕食的过程中可能被猎物反杀,或是由于捕不到猎物而活活饿死,毕竟草原上的竞争十分激烈。

于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这些流浪汉们便自发地组成好哥们团队,通过互帮互助一起度过生存危机,比如“坏男孩联盟” “保卫者联盟”等。

狮子的寿命(70%-80%的幼狮都活不过两岁)

当然,只由雄狮组成的狮群也需要领队。在队伍升级到可以挑战Boss的时候,它们就会主动地向其他狮群的首领进行挑战。成功击败对手后 领队就会登上王座。而联盟里的其他成员则继续流浪,去刷别的“副本”。

狮子的寿命(70%-80%的幼狮都活不过两岁)

那么问题来了,离家多年的雄狮再见到自己的母亲姐妹时还能认出吗?

事实上,狮子的视觉、听觉、嗅觉都十分发达。它们可以依靠气味分辨自己的亲人,甚至可以听得出亲人的叫声。再者,野生狮子的寿命基本为10-14年,两岁的幼狮换算成人类年龄都已经接近成年。对于母亲、兄弟姐妹们的记忆肯定已经深深地刻进脑海里,因此即便多年未见,它们一样能清楚地认出自己的亲人。

狮子的寿命(70%-80%的幼狮都活不过两岁)

总结

雄狮的流浪以及狮群中狮王的更迭,从进化的角度看,是狮子们为了维持种群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选择。一来每任狮王都经历过磨练,并且能力都强于上一任狮王,确保了遗传基因的强大;二来也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的一种方法。驱赶未成年雄狮是为了防止它们性成熟后与自己的姐姐、妹妹 甚至母亲交配;而取代狮王的位置不仅能更好地传递后代,还可以防止狮王在繁殖期与自己的雌性后代交配。

因此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在我们看来,这是无趣又残酷的斗争。对动物而言,却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而诞生的自然智慧。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