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说法,郑国渠在修建一百多年以后,由于泾河流水冲刷,河床下切,原来开口于瓠口的引水渠难以引取到足够的水量,或是无法引到水源,产生不了应有的灌溉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公元前95年,汉武帝听取大臣白公的建议,新修一条渠,灌田达到四千多顷,史称白公渠(或曰白渠)。看到如此说法,不由产生疑问,《史记》记载前110年,“自郑国渠起至汉武帝元鼎六年,百三十六岁,而倪宽为左内史,秦请穿凿六辅渠。以益郑国,傍高仰之田(《息夫躬传》)”,由此可知郑国渠在武帝初年,仍在使用,并发挥着灌溉效益。汉武帝为了配合郑国渠的灌溉,派遣左内史倪宽在仲山以南,郑国渠以北的治、清流域,修建了“六辅渠”,使之能够浇灌郑国渠北边的旱地,两渠配合在渭北形成大型的灌溉系统。问题是在武帝时期,当时史书记载这十五年间,并没有出现足以让郑国渠消失的条件,无山崩地震等强大的地质灾害,何以郑国渠就被“废掉”了,让人感到十分地不解。
东汉班固记载:“郑白之沃,衣食之源,提封五万,疆场绮分,沟胜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锸成云,五谷垂颖,桑麻铺芬。《西都赋》”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汉书·沟洫志》)”
汉白渠口遗址
从东汉文学资料来看,当时郑国与白渠并称,亦末见到郑国渠湮废的痕迹。如果郑国渠消失了,渭北的灌溉面积大大缩小,相比郑国渠灌溉的128万亩(近人研究成果),白渠不足三分之一,关中农业肯定会大大萎缩,难比之前的繁华景象。
问题就在于关中“天府之国”的叫法最早是张仪提出的,汉初张良也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但其真正繁华却在于汉文、景帝以后的和平时期,到武帝年间由于关中水利工程大量兴起,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才开始有了文人笔下的盛世,可是如果缺少了郑国渠,实在很难想象仅有白渠等水利工程,关中当时真地难以撑起“天府之国”这个帽子。
后世也有人提出了郑国渠并没有消逝,很有可能与白渠一起发挥作用,存在了较长的时间才渐渐地失去作用。在两渠渠线的分布上,二者并不重复,有可能存
图片源于网络
在的地理条件,唯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两渠渠首引水口位置?是公用渠口?还是各自独立拥有……
郑国渠,富有传奇色彩地建设,谜一般地消失,给后世留下了种种遐想,谁能给大家揭开它的真相呢?期待中……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拍于汉白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