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有仪式感该怎么接下一句(生活要仪式感要有真感情)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又掀起了我们对祖先的追忆。不少人赶回老家,加入到大大小小的祭祖队伍中。一些外国人甚至不解地问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祭祖?其实对于中国人而言,祭祖就是一种仪式,我们用这种仪式,将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和缅怀抒发出来。

我们祭祖,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相信鬼神灵魂,而是我们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消失的,他们在我们心里留下的回忆,也不会消失。这份小小的仪式,将彼此之间的爱,重新勾连起来,这是仪式感,更是真感情。

而在两千多年的春秋,孔子所孜孜以求的,也是这情与礼的融合共通,在情感教育上,他也为我们上了重要一课。

我们知道,孔子一直倡导恢复周礼,这是他毕生的理想。其实,这份倡导之中,包含着的,是孔子对于当时时代的忧虑。

孔子对当时的春秋变局,不断地进行观察与分析。他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混乱脱序,让很多人活得不平静、不安稳的时代?他认为:那是因为失去了“礼”,“礼”被抛弃、被扭曲、被混淆了。

墨家、道家以及后来的法家,他们共同的出发点就是,认定旧有的“礼”本身有问题,至少不符合现实需求,所以主张应该淘汰原来的“礼”,离开“礼”来寻找新的办法。

孔子不这么想,他认为问题出在“礼”的外在形式与其内在精神的根本脱节。或者说,就是“礼”变得徒有其表了,变得外在化、形式化,“礼”内在的那个精神内核丢失了。

所以孔子提出了救世济世的方法,就是去探究“礼”的精神,回归“礼”当初设计的原始用意,让“礼”重新和人的内在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

孔子是这么倡导的,也是这样践行的。对此,杨照先生在《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举了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吃饭时,如果身旁的人亲人刚去世、而且还在丧事中,那孔子从来都不会吃饱。这是“礼”,更是真感情真感受。这个“礼”不是规定你不能吃饱,更不是要强迫你必须少吃,而是应该源于你的同理心。旁边的人正处于悲伤的情绪之中,心里难过,食不知味,你却不受影响照常吃饭,这样对吗?当然不对。

第二个例子,孔子如果在哪天哭过了,那一天他就不会再唱歌。这是“礼”,这也更是真感情。试想,刚刚你还在哀伤哭泣,转过来就开始快乐欢唱,这么戏剧性的转折,对吗?要么你的哭没有那么哀伤,要么你的歌没有那么快乐,但这两者都说明你的感情不真实。“礼”的规范,就是要避免我们陷入这种不真的感情。要难过,就真的难过,要快乐,就真的快乐,这是孔子主张的情感教育,真实、纯粹、彻底。

所以你看,孔子对“礼”的重视,除了这种表面上的礼仪和规矩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看到“礼”的内在精神,即真实的感情。

但是春秋时期,不管是“礼”的形式,还是这种内在的情感,都已经失落地很厉害了,连孔子的学生宰我也来质疑“礼”的存在。

宰我告诉孔子,他觉得三年守丧的时间太长了,应该缩短为一年。他的理由很充分:第一,守丧期间人不能正常生活,不行礼不举乐,这样就破坏了老师看重的礼与乐。第二,自然时序以一年为轮回,人的生活也应如此进行。一个自然的轮回过去,守丧也随之结束,不是很适合吗?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这样改好不好,而是问:“如果父母去世一年后,就吃好的、穿好的,你能心安吗?”

宰我很肯定地说:“可以心安啊!”

于是孔子就直接告诉他:“心安的话,那你就这样做吧。君子之所以守丧,是因为失去了至亲,心中悲哀,给他好东西他吃不出美味,给他听音乐他也不快乐,在原来的住处待不安稳,所以才会不吃美食、不听音乐,避居到简陋的屋子。现在既然你都可以觉得心安、可以享受日常生活,那你就去做!”

孔子当然不是真正同意宰我的做法。等到宰我走出去后,孔子愤愤然地对其他弟子说:“宰我真是不仁啊!儿女出生三年,才有办法离开父母的怀抱。基于这样的道理,所以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普遍原则,宰我小时候难道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三年的爱护照顾吗?”

这段话将孔子对于“礼”的看法与态度,表现得生动且明白。孔子提出,父母死后守丧三年,不吃好的、不享受音乐、不过原本的日常生活,这并不是因为守丧之礼有这样的规定,而是因为父母之死带来的冲击太强烈,人的情感也会自然发生变化。吃到好吃的会想:哎,父母吃不到了;听到好听的会想:哎,父母听不到了;在原来的房里转一转会想:以前父母坐在这里,这样跟我说话,现在没有了……所以,“礼”不过是将这种伤痛中的自然经验化为礼节,帮助人度过非常时期。

而宰我呢,他将三年之礼看成一种负担,他的问题不在违背“礼”,而是更严重地违背了人与人之间对应的感情原则,所以孔子说他不仁。

在孔子看来,礼应该也只能依照真实感情来执行,宰我认为守一年之孝就可以了,说明一年之后,他心中就没有了对父母的怀念之情,真实的感情消失了,那么再继续心不在焉、敷衍地守丧,意义何在呢?所以孔子也不会强求宰我在没有真实感情的情况下,再守三年之丧。

孔子对待礼与情的关系,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也很有借鉴意义。

今天我们常说,生活要有仪式感,真正的仪式感并不只是每一个节日,而是我们对待事情的用心和用情,有了真情的加持,这份仪式感也有了内核、有了生命、有了意义、有了价值。但如果只是把仪式感理解成礼物、金钱、排场等外在形式,那这种仪式便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最终只会沦为负担。

所以,今天的我们,在强调仪式感的同时,不妨花一花心思,想想这份仪式兴起的初衷,想想这份仪式蕴藏的感情,想想这份仪式承载的回忆,这些事物,也许比仪式本身,更加珍贵。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