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FoodTalks全球食品增稠剂企业榜(以下简称增稠剂榜),是由FoodTalks团队策划的项目。本次榜单通过对国内外超过380家头部企业的信息搜集与研究,评选出此次增稠剂企业的排名。本榜单综合考量企业食品用B2B单体增稠剂产品业务部分的营业额、年产量、工厂数、生产规模、产品集中度、历史技术积累、业内认知度以及全球化程度等指标进行排名。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榜单,为增稠剂行业提供一份更加全面的信息地图。关于详细制榜标准,您可在本文第二部分的“制榜依据”中看到。
*我们先后发布了香精香料50强(正在加载)、甜味剂50强(正在加载)、食用益生菌原料30强(正在加载)、植物蛋白配料企业40强(正在加载),特种油脂企业30强(正在加载),食用防腐剂20强(正在加载),您可以点击链接(蓝色字体“正在加载”)查看。
点击右侧“正在加载”(正在加载),即可查看更多详细内容哦。
目录
第一部分:榜单综述
第二部分:制榜依据
第三部分:关于作者及FoodTalks
第四部分:参考来源
一、榜单综述
食用增稠剂,多数也可称食用胶(hydrocolloid),在食品加工中起到增稠、增黏、凝胶作用。它的用途广泛,在食品行业中可应用于冷食品、饮料、乳制品、调味品、糕点、淀粉、糖果等,也可应用在化妆品、造纸、石油、加工铸造业等领域。在本榜单中,我们仅考量食品业应用领域的增稠产品。目前世界上允许使用的食用胶品种约有60余种,中国允许使用的约有40种,其中生产使用最广泛的食用胶主要有动物胶(明胶)、植物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和魔芋胶)、海藻胶(海藻酸盐、琼脂、卡拉胶)、微生物胶(黄原胶、结冷胶)、淀粉类(天然淀粉、变性淀粉、抗性糊精)等。
由于各类胶种的材料来源和工艺有所不同,FoodTalks对可食用增稠剂按产品类别进行了深入调研与企业排行,分别是淀粉类(变性淀粉)、动物胶(明胶)、海藻胶(海藻酸盐、琼脂、卡拉胶)、微生物胶(黄原胶、结冷胶)。接下来,我们将按序介绍上榜企业并做榜单解读。
变性淀粉
变性淀粉,是普通淀粉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后所得的改变性质的淀粉产品,可作为更稳定的增稠剂应用于食品、造纸、建筑工业等领域中。本次上榜企业中,亚洲共有13家,欧洲5家,美洲2家,其中中国企业占比达到50%,普罗星淀粉在前10强中排列第7。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变性淀粉市场总额将以平均年增长率2.7%的速度,在2025年达到约149亿美元。其中,玉米类变性淀粉总量最大,超过小麦、木薯、马铃薯、大米类。[29]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中国变性淀粉产量受原料、环保等条件限制波动变化。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变性淀粉产量为175.78万吨,比2018年增加9.91万吨,同比增长5.98%。根据2018和2019年统计的相同企业计算,变性淀粉产量增长8.37%。同时,中国是变性淀粉净进口国,主要以糊精及其他改性淀粉形式进口,其中泰国、越南和美国为变性淀粉主要来源国。[23] 据欧洲淀粉协会与相关研报信息得知,欧洲生产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类淀粉,泰国、越南盛产木薯类淀粉,美洲多产玉米与马铃薯类淀粉。2019年,欧洲总产约5百万吨天然与变形淀粉,其中变性淀粉约2百万吨。[26] 保龄宝、百龙创园虽为糊精领域的头部企业,但由于糖类业务占主导地位,故此次未入榜。目前,欧洲国家由于起步早,拥有最深厚的加工技术积累,且以罗盖特、泰莱头部企业领头,发展出了更全面的清洁标签产品线。泰莱的CLARIA®功能性淀粉产品,性能可替代变性淀粉,同时也可满足消费者对于清洁标签的需求。
以下为变性淀粉榜单列表
排名 | 公司简称 | 国家 | 成立时间 |
1 | Roquette | 法国 | 1933 |
2 | Ingredion | 美国 | 1906 |
3 | Cargill | 美国 | 1865 |
4 | Tate & Lyle | 英国 | 1921 |
5 | 松谷 | 日本 | 1919 |
6 | Agrana | 奥地利 | 1988 |
7 | 普罗星 | 中国 | 2006 |
8 | SMS | 泰国 | 1985 |
9 | Lyckeby | 瑞典 | 1927 |
10 | 熙来淀粉 | 中国 | 2005 |
11 | SÜDSTÄRKE | 德国 | 1947 |
12 | 泰华股份 | 泰国 | 1947 |
13 | 诸城兴贸 | 中国 | 1993 |
14 | 味丹国际 | 中国 | 1970 |
15 | 巨能金玉米 | 中国 | 1998 |
16 | 恒瑞股份 | 中国 | 2002 |
17 | 福洋生物 | 中国 | 2009 |
18 | 东美食品 | 中国 | 1952 |
19 | 高源淀粉 | 中国 | 1994 |
20 | 大成生化 | 中国 | 1994 |
明胶
明胶,英文名Gelatine,是动物胶种里常见的一种可食用胶。目前全球明胶市场总额约达到32亿美元,年产明胶62万吨左右,主要产地在西欧。[1] 本次榜单前4强企业,法国罗赛洛、德国嘉利达、比利时派宝、日本新田,所产明胶总量约占全球市场总份额的60%。其中,罗赛洛所属美国Daring Ingredients集团,派宝所属比利时Tessenderlo集团。[2] 经Gelita内部确认,起源于美国的老牌明胶制造商Kind&Knox在2003年正式更名为Gelita USA Inc.,归入嘉利达旗下。[3]
据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到2027年,全球明胶总额将以平均年增9.2%的速度达到约67亿美元,总量将接近870千吨,其中亚太将是全球业务量增长最快的地区。[30]
本次入榜企业中,欧洲企业有6家,亚洲有7家,美洲有2家。中国企业里,东宝生物(300239)与恒鑫明胶进入前十强。据雪球数据显示,曾同为国内头部明胶供应方的上市企业青海明胶已于2016年发生变更,故未能上榜。
在明胶的主要应用领域中,食用明胶占比最多,达到63%,其次为药用,占31%,以及照相/工业用,为6%。[6] 按原材料不同,明胶可分为皮明胶与骨明胶两种。因亚洲人群有喜好食用皮肉制品的饮食习惯,导致动物皮的原材料供应短缺,故亚洲是全球主要的骨明胶产地,尤以中国、日本和印度3国的骨明胶产量做大,而欧洲是世界最大的皮明胶产地。[4] 其中,由于更高效的生产流程与水资源使用,猪皮为原料的皮明胶产量最多。[5]
以下为明胶榜单列表
排名 | 公司简称 | 国家 | 成立时间 |
1 | 罗赛洛 | 荷兰 | 1891 |
2 | 嘉利达 | 德国 | 1875 |
3 | 普邦 | 比利时 | 1880 |
4 | 新田明胶 | 日本 | 1918 |
5 | Gelnex | 巴西 | 1998 |
6 | Weishardt | 法国 | 1839 |
7 | 东宝生物 | 中国 | 1960 |
8 | 恒鑫明胶 | 中国 | 2005 |
9 | Gelco International | 哥伦比亚 | 1940 |
10 | Jellice | 荷兰 | 1941 |
11 | Italgel | 意大利 | 1968 |
12 | 群利明胶 | 中国 | 1999 |
13 | 瑞宝生物 | 中国 | 1997 |
14 | 丰原集团 | 中国 | 1955 |
15 | IGCL | 印度 | 1973 |
微生物胶
黄原胶(Xanthan Gum)是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复合多糖体,由于其有优良的增稠性、悬浮性、乳化性和水溶性,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石油钻采等领域。本次上榜Top10企业中,中国有5家,美国有4家,瑞士1家,其中前三强分别是美国的CP Kelco,中国的阜丰集团与梅花集团。
GlobalNewsWire预测2021年全球黄原胶市场总额将达到接近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达到7.74%。[28] 据研精智库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黄原胶有效产能已经达到29万吨以上,中国的阜丰集团为全球最大的生产企业。[14] 国盛证券2019年报告显示,目前全球黄原胶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阜丰、中轩生化及梅花生物三家头部企业占据全国接近 80%产能。[9]
因黄原胶的上游产业主要为玉米淀粉,黄原胶生产较受玉米价格与供应量影响。中国的玉米淀粉供应较为充足,且价格较为低廉,为黄原胶行业正常的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0] 同时由于阜丰集团与梅花集团具备生物发酵技术及选址方面的优势,在产能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据卓创资讯统计,2014年中国黄原胶出口量超过总产量 70%,其中阜丰集团从2010至2014连续五年出口额占总销售额高于 85%。[11]
然近年来,出于石油行业放缓与产能过剩影响,出口黄原胶价格下跌。由于黄原胶需求表现疲软,阜丰正主动削减黄原胶产能,用于调整生产其他快速增长的新产品。[12] 中轩虽为中国最先生产并出口黄原胶的供应商,但由于专注单一产品的生产销售,故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多。[13]
以下为微生物胶榜单列表
排名 | 公司简称 | 国家 | 成立时间 |
1 | CP Kelco | 美国 | 1929 |
2 | 阜丰集团 | 中国 | 1999 |
3 | 梅花集团 | 中国 | 2002 |
4 | 中轩生化 | 中国 | 1992 |
5 | ADM | 美国 | 1902 |
6 | Cargill | 美国 | 1865 |
7 | IFF | 美国 | 1989* |
8 | 鑫合生物 | 中国 | 2004 |
9 | 健隆生物 | 中国 | 2007 |
10 | JBL | 瑞士 | 1867 |
*由于杜邦营养科学在2021年与IFF合并,故在此榜中IFF沿用杜邦营养科学的成立年份。
海藻胶
海藻酸盐(Alginates)、琼脂(Agar)及卡拉胶(Carrageenan)同属海藻胶类,皆从海藻提取加工而来。本次上榜企业中,中国有6家企业,西班牙、法国、智利、日本各1家,青岛明月海藻、山东洁晶集团分列第一第二。本榜中,前10强企业大多依靠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建立生产基地,如智利、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其中中国企业占据前10强的60%。
中国是海藻的主要种植与生产国,山东和福建两省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领跑海藻胶生产量。此次上榜企业中,位于中国的青岛明月海藻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褐藻胶生产企业,山东洁晶是世界第二大食品级海藻酸盐生产企业,北连生物是卡拉胶领域全球最大供应商,绿新集团的琼脂供应量居中国第一。[19] 来自于日本的KIMICA是亚洲地区最早开始商业规模化生产海藻类产品的企业,与青岛明月海藻从2006年开始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技术与产量领跑世界。[20] 值得一提的是,杜邦由于欧盟的反垄断协议,已在在2018年将海藻酸钠业务剥离至JRS。[21]
卡拉胶的原料麒麟菜,主要产自亚洲六个国家(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根据产品类型,卡拉胶主要分为 Kappa卡拉胶,Iota卡拉胶, Lambda卡拉胶,根据QYResearch数据显示,Kappa卡拉胶生产份额占所有卡拉胶总量的95%以上,且到2025年,该产品细分市场预计将从2018年的864.94百万美元增至1111.16百万美元。2018年,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卡拉胶生产地区,占全球产量的58%,年均增长率为5%;中国年产29.4千吨(占25%)。发达国家是卡拉胶消费的主要地区。[18]
以下为海藻胶榜单列表
排名 | 公司简称 | 国家 | 成立时间 |
1 | 明月海藻 | 中国 | 1968 |
2 | 洁晶集团 | 中国 | 1993 |
3 | CEAMSA | 西班牙 | 1966 |
4 | KIMICA | 日本 | 1941 |
5 | 绿新集团 | 中国 | 1999 |
6 | BLG | 中国 | 1996 |
7 | 聚大洋 | 中国 | 2000 |
8 | Gelymar | 智利 | 1991 |
9 | Algaia | 法国 | 2004 |
10 | 环海生物 | 中国 | 2010 |
市场的波动离不开基础的供需变化,针对可作为食用增稠剂的亲水胶体产品,市场的增长是由于食品工业对便利性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驱动的,主要市场驱动因素是研发和创新增多。便利性食品的消费增长,消费者对成分标签的认知程度的提高,同时对动物福利的关注,以及如纯素食、犹太洁食和清真等饮食习惯偏好增长,会促使亲水胶体的应用迎来新的发展起点。从供应链可靠性和价格稳定性的角度来看,食品制造商们或许会更倾向于市场上的生物胶,而不是植物提取的水胶体,前者相对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31]
二、制榜依据
本次增稠剂榜单综合考量各增稠剂类别下,企业特定业务部分的营业额、年产量、工厂数、生产规模、历史技术积累、产品集中度、业内认知度以及全球化程度等指标进行排名。关于入选产品范围与标准,我们主要参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4,以及欧盟文件,如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
为确保排行榜企业的全面性,我们对国内外超过380家头部生产商企业进行了调研。同时,为方便大家理解本次的入榜依据和数据来源,特说明如下:
a) 上市企业业绩我们仅统计业务相关部分,(即,仅可用于食品的增稠剂产品相关的营业收入;如不是,我们会排除此项数据)数据来源参考企业最新年报。且上榜企业均为提供B2B食用增稠剂业务的生产商企业,如不存在此业务,或仅为贸易方,则该企业不加入本次排行。
b) 基于第一条原则,针对部分上市年报中业绩数据不够细分的问题,我们通过采访企业,咨询内部数据来作参考。若无细分业绩数据,我们则会根据其科研投入、产品应用集中度、相关年产量、企业规模、品牌认知度以及全球化程度等进行综合排名。
c) 若企业的主营业务中有其他非相关类目业务,可能占据3/4及以上且不是为人熟知的业务的(主观判断),该企业将不加入本次排行。
*货币单位与汇率标准:
排行榜内业绩计算统一货币为人民币,单位为亿元。海外企业2020年业绩数据统一按照2021年8月30日汇率进行换算。
美元兑人民币 | 1 USD = 6.47 CNY |
欧元兑人民币 | 1 EUR = 7.64 CNY |
日元兑人民币 | 1 JPY = 0.059 CNY |
港币兑人民币 | 1 HKD = 0.83 CNY |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 | 1 INR = 0.089 CNY |
泰铢兑人民币 | 1 THB = 0.2 CNY |
本次是我们的第一届增稠剂企业榜单,但由于可作权威参考的信息量非常有限,以及海外企业的可参考信息不足,我们无法做的非常全面与准确,在榜单中也难免存在遗漏和错误,因此我们真诚地邀请各位业内朋友对这份榜单进行批评指正。
*感谢上海欣融、Gelita,以及苏州高峰淀粉的代表们,为本次榜单提供的诸多信息支持。
三、关于作者及FoodTalks
1、本文作者
作者:Rice、Viola
指导:Yoyo、Xixi、Mote
信息与Logo搜集:Rice、Kyle、Yiyi
制图:Joan
2、关于FoodTalks
FoodTalks(www.foodtalks.cn)是食品行业内容服务与资源对接平台,于2019年12月正式上线运营,致力于通过媒体报道、资源整合为食品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FoodTalks密切关注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内的最新动态,目前网站内容涵盖创新资讯、深度专题、时效性新闻、供需信息、咨询报告以及各类活动等,我们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助力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FoodTalks供需平台(www.foodtalks.cn/wefood)致力于打通食品行业信息链,建立供需双方需求快速匹配的信息通道,实现食品企业资源的高效对接。FoodTalks供需平台汇聚食品行业人群,向行业用户免费提供供需信息发布和站内私信互动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