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面侧重点不同

从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炮轰中国国门时,就激起了一部分有志之士的忧虑。

他们看到,在与帝国主义列强作战时,使用落后武器的中国人被已进入工业时代的外国人打得节节败退,只能屈辱求和。

于是,痛定思痛,知道自己“器不如人”,就有人开始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就爆发了著名的“洋务运动”。只可惜,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最后甲午中日海战北洋水师的覆灭,给这场运动画上了一个遗憾的句号。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探索近代化之路学习方面)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却开启了中国人探索近代化之路。在这场运动中,中国人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同时,又有一群有志之士开始深入思考,最后得出结论: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康有为

他们开始意识到,仅仅是学习西方先进器物是不行的,我们不光“器不如人”还“制不如人”。这是在近代化探索上进一步的觉悟。

1894年甲午中日海战,中国耻辱地败给弹丸小国日本,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举一出,举国哗然!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入京赶考举子,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请求“拒和 迁都 变法”。虽未成功上达光绪帝,却轰动北京,上海,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探索近代化之路学习方面)

康有为与梁启超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康有为立时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之危亡和变法的迫在眉睫,激起光绪帝的变法决心。于是,以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维新派主持,为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开始了……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权益。以无权无势的光绪帝为首的维新人士无力反抗,变法失败。

虽然失败,但“戊戌变法”却成功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将先进的西学思想吹进了中国的思想土壤中,使中国人的思想枷锁被初步解除,接受了新的思想文化。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