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苹果莱阳梨。进入十月份,这两种名声在外的胶东水果,也迎来集中收获期。尤其是莱阳梨,其采摘时间与国庆长假正好贴合,很多果园这几天都已开始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莱阳梨的销售过程中,除了“莱阳梨”这个称呼之外,“茌梨”(慈梨)、“正宗莱阳梨”等概念也时常出现。莱阳当地的消费者对这三者自然能够区分,但对于外地的朋友来说,可能就有些摸不着头脑。本文就以史志资料为依据,简要介绍一下茌梨、莱阳梨、正宗莱阳梨的区分。
茌梨、莱阳梨、正宗莱阳梨这三个概念,大体来说,指的都是同一个品种的梨,只不过产地范围是由大到小递减。
相对而言,“莱阳梨”和“正宗莱阳梨”这两个概念好区分一些,因为两者很明显可以看出定语的区别。而“茌梨”和“莱阳梨”这个概念就比较容易混淆。
混淆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茌梨”起源的历史有模糊之处,一方面在于汉语的博大精深。
“茌”这个字,本身除了指代“茌平”这个地名之外,并无太多含义。因此,在历史上,“茌梨”源自茌平的说法曾广为流行,民国版《莱阳县志》中就说:“相传邑人于茌平得来。”
不过,到了现代,随着农业科技的提升,通过树种比对和溯源,不少资料都已对“茌梨起源于茌平”的说法持否定观点。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修撰的《莱阳市志》中就说:
“茌平县当今与历史上并无茌梨品种,目前其栽培数量并不太多而在形态特征、生物特性上与莱阳茌梨却存在某些相似之处的梨,名曰槎子梨(与鲁中南槎子梨同名)或曰金香梨(与平原金香梨同名),与莱阳茌梨根本不属于同一个品种。传说中茌梨由茌平得来,难以令人置信。”
因此,为了避免“茌梨”在字面上容易带来的误解,现代史料中提到“茌梨”,通常在前面加上“莱阳”两个字,称“莱阳茌梨”。如《山东省志•农业志》和《莱阳市志》等官修志书,都采用的是“莱阳茌梨”的称呼。从这个意义来说,“茌梨”和“莱阳茌梨”其实是同一个概念。
“莱阳茌梨”究竟有何历史起源?这一点暂无权威的结论。但说它是最早兴盛于莱阳的一个品种,则无可厚非。因此,民间一般将之简称为“莱阳梨”。
与“莱阳茌梨”相比,“莱阳梨”这个称呼更加简洁,也朗朗上口,所以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方面,单纯从语义结构上,“莱阳梨”这三个字也可以解释为“莱阳出产的梨”,这样理解的话,莱阳出产的香水梨、白梨等品种,在广义上也可称之为“莱阳梨”。
另一方面,就空间范围来说,莱阳以外的县市种植的“茌梨”,并不是“莱阳出产的梨”,但在品种上却也叫“莱阳梨”(莱阳茌梨)。
以上两点,说起来就有些拗口,理解起来更是有点难度,因此很容易造成混淆。
莱阳在九十年代编撰市志时,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志中说:
“莱阳除产茌梨外,还出产大香水、小香水、长把、假把茌、秋梨白、马蹄黄、兔子头等30余种梨,这些梨均可称作莱阳梨。莱阳茌梨在地产诸种梨中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品质最优、声誉最高最远,故境外人通常以地产名称‘’莱阳梨’取代其莱阳茌梨本名。今邑人及专家们认为,将莱阳地产诸种梨的统称与莱阳茌梨名称区分开来十分必要(编者注:即厘清“莱阳梨”的定义),使著名特产莱阳茌梨名实相符。”
从后续的情况来看,莱阳方面采取的主要举措就是将“莱阳梨”申请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此对“莱阳梨”下了一个官方定义。
根据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查询到信息,“莱阳梨”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莱阳市现辖行政区域,品种为茌(慈)梨。
通俗一点来说,官方现在对“莱阳梨”的解释是:莱阳市范围内出产的茌梨(莱阳茌梨),才可以叫做“莱阳梨”。换言之,其他县市出产的茌梨(海阳郭城镇、栖霞蛇窝泊镇等地也能看到大片的茌梨园),虽然品种与“莱阳梨”相同,但只能叫做“茌梨”。
如此一来,“茌梨”和“莱阳梨”的概念,基本上就可以区分清楚了。前者的空间范围大,后者的空间范围小,仅限于莱阳当地。
而至于“正宗莱阳梨”的含义(正宗一般可以理解为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空间范围就更小了。在《莱阳市志》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正宗莱阳梨”这个称呼,但在字里行间实际上已有所体现。志中称:
“莱阳茌梨园区分布在五龙河及其支流河两岸的沙质土壤地带,其中又以照旺庄、古柳、城关、沐浴店、石河头、西留、龙旺庄、河洛、赤山等乡镇出产较多,围绕五龙河口的乡镇所产的茌梨,其品质为最优,特别是以照旺庄乡的芦儿港村所产的茌梨为最著。”
到底哪里算是“正宗莱阳梨”?上面写的应该很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