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区病虫监测及自治区植保站会同有关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2年广西全区蔬菜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偏轻局部中等。为做好广西全区蔬菜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农药减量化,保障蔬菜生产及质量安全。

二、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绿色植保策略为指导,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协调应用化学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推进农药减量化。

黄曲条跳甲特效药(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控用药推荐)

南宁市西乡塘区一家农业基地,农户精心护理蔬菜 徐天保/摄

三、防控技术措施

(一)二类虫害

1.小菜蛾

(1)农业防治

①培育无虫苗。在远离生产田的苗床播种育苗,并注意及时清除苗床和菜田的作物残体耕翻入土。

②合理布局。避免十字花科类蔬菜大片连作,在考虑耕作和施药方便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行十字花科蔬菜与茄果类蔬菜、葱蒜类蔬菜轮作技术,同时几种不同类的蔬菜进行间作套种,可对小菜蛾的转移起到物理屏障作用。

③适期种植。避开小菜蛾发生高峰期种植,提早或推迟种植,使十字花科蔬菜的危险生育期避开小菜蛾的发生高峰期,从而降低小菜蛾的虫口压力。

(2)理化诱控

田间设置小菜蛾性信息素和诱捕器,每亩3~6个,可诱杀小菜蛾成虫,诱捕器要高于蔬菜的顶部,及时清理诱杀到的成虫和更换诱芯。

(3)生物防治

①释放小菜蛾的天敌。可在小菜蛾发生初期(始见幼虫时),田间释放商品化的半闭弯尾姬蜂等幼虫寄生性天敌或赤眼蜂等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类5000~10000头/亩,隔5~7天释放1次,连续释放2~3次;半闭弯尾姬蜂150~300头/亩,隔10~20天释放1次,连续释放1~3次。使用时注意,由于天敌昆虫对多数的化学农药敏感,在放蜂后15天内禁止施用任何化学杀虫剂;在放蜂区,种植适宜不同时期的蜜源植物品种要求在放蜂期能够开花,为寄生蜂提供栖息场所与蜜源,能提高寄生蜂寄生率。

②生物农药防治。小菜蛾虫龄小、虫量低时,建议使用苏云金杆菌、小菜蛾颗粒体病毒、苦参碱、印楝素、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

(4)药剂防治

虫情严重时选择使用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化学药剂。小菜蛾对农药易产生抗性,必须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品种,以延缓抗性的产生,或与生物农药交替使用。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盛孵至2龄幼虫发生期。由于初孵幼虫都集中在心叶或叶背为害,喷药时必须注意喷到这些部位。

2.斜纹夜蛾

(1)农业防治

①提倡间作、套作和轮作。避免连片种植单一作物,增加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创造不利害虫滋生的环境;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效益,采取蔬菜与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减少越冬虫源。

②深耕深翻。秋季通过深翻深耕,恶化害虫发生的环境,能有效地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使大量害虫暴露于地表,被冻死、风干、暴晒、天敌啄食、寄生等,减少虫口密度,春季春耕、耙地,既可消灭田间杂草,又可断绝害虫在杂草上产卵的场所和早期取食的食物来源。

③清洁田园。一是早春田间、地埂杂草如黎科、蓼科、苋科等是斜纹夜蛾的虫源地和多数苗期及生长期害虫的前期适宜寄主,早期产卵栖息场所在播种和定植前,结合整地收拾病虫残株,及时铲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铲除害虫中间寄主、减少幼虫早期食料,减少卵虫滋生,消灭土中的幼虫和蛹,是苗期防治的关键。二是摘除基部烂叶、黄叶,减少幼虫化蛹场所。及时清除并销毁田间发现的病虫残株,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清除田间杂草,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消灭残存虫源。三是及时将残株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有助于减少虫源。

④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氨肥,增施腐熟的厩肥、饼肥等有机肥能改良土壤透水、透气性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根系发育,苗齐苗壮,增强抗虫性,可减轻害虫的危害。

⑤结合田间管理进行人工摘卵、捕杀。在成虫产卵盛期至卵孵盛期,及时人工抹掉产在叶背的卵块,在幼虫群集未扩散为害前摘除初孵虫叶,对集中卵块和初孵幼虫群集的叶片进行烧毁。

(2)理化诱控

①灯诱。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每30~50亩使用频振式杀虫灯一台,设置的高度以距田埂地面高度1.5m的诱杀效果好,每1~2天清理诱虫袋里诱杀到的成虫,并及时清刷灯网上粘到的虫尸,以提高防治效果。

②性诱。在田间悬挂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虫。在每年发生初期,每亩放置诱捕器1个,每个诱捕器放一支诱芯。每2~3天清除诱捕到的成虫,可针对性地降低主害代的害虫量,减少农药施用量。

③糖醋液诱杀。糖醋液做法: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晶体1份,调匀后装在田间离地0.6米~1米的盆或罐中,置于田间,每亩放置4盘,白天盖好,晚上打开,每10~15天换1次糖醋液,可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

尽可能保护和利用蔬菜斜纹夜蛾天敌资源如寄生蜂、小茧蜂、姬蜂等控制斜纹夜蛾的种群基数。另外要合理使用农药,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减少对天敌的损害;避开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尽量减少用药,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等微生物制剂防治。

(4)药剂防治

应坚持“防早治小”策略,利用害虫3龄前具有群聚性这一习性,掌握在幼虫卵孵化盛期至一二龄幼虫高峰期施药;蔬菜斜纹夜蛾的成虫和高龄幼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植株根基或表土层内,常在晴天傍晚逐步向植株上部迁移,因此针对这种习性,在防治上实行傍晚施药。要严格按防治指标进行,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避免和延缓产生抗药性。常用防治药剂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氟啶脲、虫螨腈、氟啶·斜纹核、虫螨·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等。

(二)其它病虫害

1.病虫害类型

叶菜类病虫害主要有:

霜霉病、软腐病、菌核病、病毒病、猝倒病、枯萎病、根腐病、炭疽病、白绢病、根肿病、细菌性软腐病、根结线虫、甜菜夜蛾、黄曲条、跳甲、粉虱、蚜虫、蛴螬、小地老虎、菜青虫、蓟马、美洲斑潜蝇等。

茄果类病虫害主要有:

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青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茄褐纹病、立枯病、根腐病、黄萎病、茎基腐病、细菌性软腐病、根结线虫、蝼蛄、蛴螬、小地老虎、线虫、棉铃虫、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蓟马、茶黄螨、二十八星瓢虫等。

豆类病虫害主要有:

细菌性疫病、锈病、炭疽病、煤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根腐病、豆角疫病、叶斑病、灰霉病、根结线虫、甜菜夜蛾、小地老虎、蝼蛄、美洲斑潜蝇、蚜虫、蓟马、白粉虱、豆荚螟、豆野螟、害螨等。

瓜类病虫害主要有:

枯萎病、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根腐病、细菌性软腐病、根结线虫、瓜实蝇、蚜虫、蓟马、瓜绢螟等。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根据病害种类和品种特性,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

以客土、灭菌土及不带病原体的清水干湿集中育苗,避免病原体侵染菜苗;

做好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工作,条件许可的地方,可采用太阳暴晒加薄膜覆盖或有机肥腐熟发酵加薄膜覆盖进行消毒处理;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优化作物布局,合理轮作、间作,注重推广水旱轮作;

改进栽培方式,加强田间管理;

改善水肥管理,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通过机械消毒,人员消毒,采用滴灌、喷灌等措施预防病原体随水传播,采用百菌清浸泡育苗盘或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育苗池进行消毒等方式阻断传播途径;

嫁接防病,采用嫁接的方法,增强植株抗性,有效减轻瓜类枯萎病、茄果类青枯病、疫病的为害。

(2)理化诱控

①灯光诱杀。害虫成虫发生期,田间连片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甜菜夜蛾、地老虎、金龟子等趋光性害虫成虫,每30~50亩安装1台,可有效压低虫口基数,降低田间落卵量。

②性诱剂诱杀。在害虫初发虫口密度相对较低时,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害虫雄成虫,压低虫口密度,降低产卵量,诱捕器(配1支性诱剂)设置密度为甜菜夜蛾一般每亩使用1套。

③色板诱杀。在害虫初发虫口密度相对较低时,利用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害虫的趋黄特性,悬挂黄板进行诱杀;利用蓟马的趋蓝特性,悬挂蓝板进行诱杀;一般每亩15~20片。

④防虫网阻隔。育苗期,利用20~4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保护,培育无病壮苗,移栽前1~2天揭网练苗。有条件的菜地覆盖防虫网,能有效防止害虫入侵及传播病毒引起的病害,缓冲暴雨对蔬菜的撞击,减少机械损伤,降低病害发病几率。

(3)天敌昆虫释放技术

有条件的设施蔬菜示范应用天敌昆虫释放技术,在作物定植7~10天后,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

①防治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等粉虱类害虫,释放蚜小蜂类(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小花蝽类、盲蝽类、津川钝绥螨等天敌,定植前15~20天,烟盲蝽按0.5~1头/㎡在苗床预防性释放1次;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丽蚜小蜂按2000~4000头/亩,隔7~10天释放1次,连续释放3~5次;或烟盲蝽按1~2头/㎡释放,连续释放2~3次,间隔7天释放1次;或叶部撒施津川钝绥螨100~200头/㎡,每周释放1次,连续释放3次。

②防治棕榈蓟马、葱蓟马等蓟马类害虫,释放小花蝽类、胡瓜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等天敌,小花蝽类按500头/亩,隔7~10天释放1次,连续释放2~4次;胡瓜新小绥螨或巴氏新小绥螨100~200头/㎡,每2周释放1次,连续释放2~3次。

③防治朱砂叶螨、截形叶螨、二斑叶螨等害螨,释放智利小植绥螨、加州新小绥螨、胡瓜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等天敌,定植10~15天后,监测发现害螨即可释放捕食螨。叶部撒施智利小植绥螨5~10头/㎡,点片发生时中心株释放30头/㎡,每2周释放1次,释放3次。或叶部撒施加州新小绥螨300~500头/㎡,每周释放1次,连续释放3~5次,或释放巴氏新小绥螨、胡瓜新小绥螨中的一种,释放方法同加州新小绥螨。

④防治桃蚜、瓜蚜、豌豆蚜、萝卜蚜等蚜虫类害虫,释放蚜茧蜂、瓢虫、草蛉、食蚜瘿蚊等天敌。蚜茧蜂按2000~4000头/亩,瓢虫(卵)按2000头/亩,隔7~10天释放1次,连续释放2~3次;草蛉(茧)按300~500头/亩,或食蚜瘿蚊按300~500头/亩,每周释放1次,连续释放2~3次。

⑤防治甜菜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释放赤眼蜂类、蠋蝽、半闭弯尾姬蜂等天敌,赤眼蜂类20000头/亩,或蠋蝽按20~30头/亩,隔5~7天释放1次,连续释放3次;或半闭弯尾姬蜂150~300头/亩,隔10~20天释放1次,连续释放1~3次。

(4)生物农药防治

①植物源农药。利用苦参碱防治蚜虫、菜青虫;苦皮藤素防治菜青虫、甜菜夜蛾;印楝素防治菜青虫;除虫菊素防治蚜虫。

②生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菜青虫;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甜菜夜蛾;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防治美洲斑潜蝇;乙基多杀菌素防治蓟马、豆荚螟;球孢白僵菌防治粉虱;几丁聚糖和地衣芽孢杆菌防治霜霉病;氨基寡糖素和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软腐病;多抗霉素、氨基寡糖素和几丁聚糖防治疫病;春雷霉素、氨基寡糖素、地衣芽孢杆菌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防治枯萎病;宁南霉素、几丁聚糖防治黄瓜白粉病;宁南霉素防治番茄、辣椒病毒病;厚孢轮枝菌、苏云金杆菌、蜡质芽孢杆菌防治根结线虫。生物农药使用前需确定与天敌的兼容性,降低对天敌的影响。

(5)化学防治

①严禁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国家禁用高毒农药等有关规定,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国家明令禁(限)用农药。同时要严格遵守国家限用农药和安全用药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②大力推广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选用啶虫脒、吡蚜酮等防治蚜虫。敌百虫、氟啶脲、辛硫磷等防治菜青虫。马拉硫磷、氯虫·噻虫嗪等防治黄曲条跳甲。氟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茚虫威、氟啶脲等防治甜菜夜蛾。溴氰虫酰胺、灭蝇胺等防治美洲斑潜蝇。溴氰虫酰胺、联苯菊酯、啶虫脒防治粉虱。螺虫乙酯等防治蓟马。辛硫磷等防治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百菌清、丙森锌、嘧菌酯防治霜霉病。噻森铜、噻菌铜防治蔬菜软腐病。霜霉威、嘧菌酯、丙森锌、百菌清防治蔬菜疫病。咪鲜胺、噁霉灵防治蔬菜枯萎病。

③注意事项。一是要对症下药,根据病虫情报,明确防治对象,抓住关键时期,适时施药。二是合理用药,科学混配、轮换用药,延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三是科学施药,正确掌握农药剂量和施药时间;选择良好的施药器械,提高防治效果。四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注意加强对蜜蜂等授粉昆虫的保护利用,选用对蜜蜂安全的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四、主推技术

(一)灯光诱杀

田间连片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用于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地老虎、金龟子等趋光性害虫成虫,降低落卵量。

(二)性诱诱杀

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的成虫始见期,集中连片设置诱捕器,配以相应的性诱剂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和虫口密度。

(三)色板诱杀

害虫初发期,田间统一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粉虱、黄曲条跳甲,悬挂蓝板诱杀蓟马。

(四)生物农药

在病虫害达防治指标时,优先选用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等植物源、生物源农药进行防治。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