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丛冰

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如何共同创造更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在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儿童精神科专家鞠红珍看来,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也是认识社会准则和建立行为规范的第一课堂,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均是影响儿童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心身健康十分必要。

家庭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

有研究显示,生活在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环境的中学生更容易出现偏激、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适应不良等表现。而亲子关系作为当今社会家庭中的第一关系,其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亲子关系好坏,甚至可以影响到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

此前,一名初中生因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就诊。在沟通的过程中,专家却发现导致孩子过分紧张和焦虑的根源其实在家庭。由于父母经常吵架,给孩子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有一次,父亲拿着打火机扬言要引爆液化气彻底吓坏了她,那之后只要看到打火机,这孩子就忍不住紧张。在学校里,偶遇同学们传递小刀使用,她也会陷入恐惧。找到问题所在,专家分别与孩子、家长进行了专业而细致地沟通和交流,并通过后续咨询、治疗指导家长共同帮孩子解除“心魔”,引导她回到正轨上来。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家庭关系的投射,只有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而有爱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儿童精神科专家鞠红珍说,中国家庭常见的教养模式分为五种:放养不管、棍棒式教育、恩威并用、一味夸奖和尊重孩子需求。不论放养不管、棍棒教育或是恩威并用、一味夸奖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只有父母教养方式得当,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容易产生信任,亲子关系才会和谐。相反,孩子长期处于体罚、苛求、强迫、溺爱的环境,容易出现无安全感、胆小恐惧、自卑、叛逆、自伤自杀、暴力、早恋、网瘾等情绪。

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保障孩子的心身健康成长呢?鞠红珍认为,在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也要学会成长,学会倾听理解自己的孩子,遇到事情换位思考,对孩子要做到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同时,父母需要了解不同时期孩子需要的“养分”,根据需要给予不同的关爱。比如孩子在12-18岁进入青春期,这一阶段最容易出问题、最不好管理,青春期的孩子更喜欢关注异性朋友,容易早恋,这一阶段作为家长就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味对孩子“围追堵截”。此外,在鞠红珍看来,给孩子爱与充分的安全感,对孩子树立自信心、塑造良好的品格十分重要。

“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说教不如以身作则。”鞠红珍表示,给孩子一定空间,让其有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并在孩子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从旁协助至关重要。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家庭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