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友在群里问,你们那里,是不是还有一种海鲜叫“沙蒜”的,被誉为海卵,味道绝对鲜美,但是一般人(非海边人)不敢吃的。我说啊,是的,不是一般人不敢吃,而是其貌不扬,一般的人不知道这东西好吃,要是有人告诉了,倒都是有兴趣尝一尝的!

台州美味,沙蒜,其实这个沿海这一路从三门到三门的下乡这一块就是六敖核电小镇呀,浬浦健跳小雄这一块再到四岔上盘由头门岛到杜桥椒江路桥金清湾,连带温岭石塘,一路高速到玉环,大通道连贯下来,少说也有十八种烹制手法,样样不同,各有各的拿手烧法,各有各的美味不同!

因为这里海滩涂与沙滩的不同,隔海隔湾又不同,人情风俗也不同,就三门来说,也不仅仅只有红烧,一些是内陆来的朋友不懂,所以随便也就知道一点,瞎子摸象就这样写出来,实际上他的味道来自于大海的这种咸甜香!

这个东西说它大补确实是因为这个形状类似,民间简朴,没有过多的形容,写作的人往往在官场混,也就有了地方官员或者上面来人喜好吃沙蒜推荐吃沙蒜的讲法,其实民间都这样,说到沙蒜的时候,都有带着大海的阳气,吃什么补什么的“会意”。

但实际上它跟这个形状是没有大关系的,海葵这东西主要就是蛋白质,卵磷脂之类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的话,在我们以前物资贫乏年代,食物贫乏年代的话,它对于人体的营养作用是极好的,应该是这么一回事。

然后海卵这种说法,我们把它归纳为其实在海边人来说的话,是一种生殖崇拜。在这种崇拜当中,把它与实物相交联实际上是有它的地域以及文化特征的,这种东西是内陆人没有深入的去了解,无法深入去体会的,总是隔着一层羞涩,所以才会写出那样文字,在鲜汤上褒义沙蒜的文字其实是很不足的,那是缺了海的文化的那种粗旷与直接。

譬如说海卵喷天,其实是三门那边的话,水喷不高,这个概念其实是一种贬义的,用以形容人吹大牛水平不高,说的人就像海卵样格,而这种嘲讽的概念实际上已经跟沙蒜的美味已经是隔的很远很远,所以你若寻着要去吃海卵喷天的那东西,可能出了三门,别的地方的人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而且也很难被人联想到鲜美的海味,实际上跟现实的这一块差的很远,是完全已经不一样的,是没有写透的美食路书...

这玩意儿看起来软塌塌,很多食客以为入口也是如此,其实并非,缩了水后,那是紧致的,吃起来,松松脆脆的感觉,咬起来,嘎吱嘎吱透着一个爽字。为什么叫生猛海鲜,还真的不是一般的猛!我们要把美味介绍给大家,那就一定要说清楚到哪里寻到它,在什么地方能品到海的味道!

许多食客对沙蒜的误解跟对望潮(一种小章鱼)的误解一样,吃到鲜美的汤汁的时候就以为吃到了海的鲜味,其实味道是有的,但有时候烧不好的望潮跟沙蒜是嚼不烂,特别是望潮,韧劲非常大,怎么咬都是整个的,到最后只能吞下去,然后有的人嘴角还挂着一根触须...

有内地朋友以为海卵子自己带海水,自身就咸,不是这样的,海水不能吃,只有腥味没有鲜味,要先绰了水,烧好再加盐。还有啊,不要以为沙蒜汤的味道是极鲜美的,其实并不是那样重口味的,若你吃的是极鲜美的,那一定是放了有很多的味精跟鸡精。沙蒜汤的鲜,在醇,有着东海的咸鲜香甜,你品到了这四种味,才算是品到了海的味道!

好的东西,集天地之精华,浓缩海的鲜味,能融入人的身体,补充生命活体的能量,自然而然会吸引来无数食客,但对一个事物的了解与理解,往往需要时间,是以不少急于表露食物的鲜美之记录者,往往会遗漏一些细节,乃至不详实,甚至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象,人传人,除了好吃两个字,其他的传说反而有些失去了原样,这个圈圈,谁也绕不出去,我自己也是如此,无非尽力向我的读者们,表述,你来台州,海鲜可以当饭吃,管饱!那就是满纸浓浓的情谊,而超脱了海鲜的味道了!

说好了沙蒜,我再问问,有没有人敢吃海蜈蚣的?下回,我们就聊恐怖美味海蜈蚣,让你颤抖刺激并激动不已!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