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生长要经历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过程,可分为6个生育时期。

从种植季节看,我国大豆主要分为春播、夏播。春播大豆一般在4—5月播种,9-10月份收获。东北地区及内蒙古均种植一年一季的春播大豆。夏播多为小麦收获后的6月份播种,9—10月份收货,黄淮海地区种植夏播大豆居多。在这段时间里,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温度和热量不足,种植大豆就意味着无法种植玉米,因此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势必会削减玉米的种植。

美国大豆的种植情况也有这种状况。中美大豆的种植区域基本上是在同一纬度,美国大豆的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各州、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地区。气候上,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热量和光照都比较充足。种植时间基本上是与中国产区保持吻合。

黄豆的生长过程(大豆的生育时期以及管理方法)


相比之下,南美几个国家的种植情况则与中美有着不同。先是中美都在北半球,种植的纬度较高,温度和热量也会因为季节性的变化,影响大豆的生长。但是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国,大豆种植区域均在南回归线附近,比同等纬度的中美两国都要低,属于亚热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这里光照、温度、水源都很充足。

从种植方式看,东北、内蒙古等大豆主产区,种植方式一般以大田单一种植为主。其他地区,则多与玉米、花生等作物间作种植。美国、巴西等国大豆则主要是机械化农业种植。

大豆是喜温作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18-20摄氏度,此时发芽快而且出苗齐。最低温度是6-8摄氏度,但发芽十分缓慢。温度达33-36摄氏度时,发芽最快,但幼苗弱。出苗所需最低温度为8-10摄氏度,幼苗在-4摄氏度低温则会受到轻微冻害。苗期只要子叶未死,霜冻过后,子叶节还会出现分枝。从这些条件结合一下我国东北的气温状况,我们发现即便是4月份开始种植大豆的东北,也会因为气温较低的缘故,大豆发芽状况并不好。而在这个时间之前,如果大豆发芽,出苗之后则极可能会因为温度较低导致植株受损,进而造成产量减少。

黄豆的生长过程(大豆的生育时期以及管理方法)


花芽分化时21-23摄氏度较宜。开花时22-25摄氏度较宜,气温过高或过低,会导致开花较少。结荚鼓粒期为21-23C摄氏度。大豆不耐高温,超过40摄氏度,坐荚率会减少57%-71%。成熟期为19- 20摄氏度。整个生长期所需积温,一般要求2400-3800摄氏度。

秋播作物在苗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正常抽穗开花,这个时期称为春化阶段。不经过这个阶段,直接在春夏高温季节播种,虽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也不能正常抽穗结实。春化阶段后的一一个发育阶段是光照阶段。

在一定时期内,有的植物每日需一定时间和一定强度的光照(长日照植物),有的则需要一定时间的黑暗(短日照植物)。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在光照阶段要求短日照条件。大豆对光照的要求以9小时为界线,即大体在9-18小时范围内。光照愈短,抑制营养生长,表现为植株矮小,提早开花成熟。光照愈长,愈促进营养生长,表现为开花和成熟拖延。

大豆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8-7.5,高于9.6或低于3.5,则大豆均不能生长。一般土壤都是比较适合大豆生长的,其中以阿根廷土壤最为肥沃,基本不需要施肥,十分适合农业生产。

大豆生长过程中需水较多,种子萌发需要的水分较谷类作物多。大豆的幼根较柔嫩,含水量大,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才能促进幼根向纵深伸长。植株主根可达1米左右,侧根平行扩展可达0.5米左右。土壤水分不足时,会影响其纵向和横向扩展生长。开荚、结荚期对水分最敏感,如果此期出现干旱,极易引起减产。

黄豆的生长过程(大豆的生育时期以及管理方法)


拌种:一瓶250g金科德有机硅叶面肥兑250g水,拌50—60斤种(注:不得少于50斤种),晾干后可播种(地温提高15度以上下种)。

叶面喷洒: 使用金科德有机硅叶面肥,长出6—8个叶时,50ml兑一喷壶(30斤水),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叶片竖立,通风和光合作用增强40%,抗倒伏,抗早衰)。

1.大豆长势好,叶片肥厚,光合作用增强

2.大豆平均每株增加豆荚3-6个,瘪荚减少,单粒数增加10-18个,百粒重增加,节间短,抗倒伏能力强

3.大豆的抗干旱、抗倒伏、抗干热风等抗逆能力显著增强,提早成熟5-7天

4.明显减少豆荚螟、灰斑病、褐纹病、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的发生

5.改良土壤酸化、板结,促进氮磷钾的平衡吸收

黄豆的生长过程(大豆的生育时期以及管理方法)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